第12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广西 奋力开创体育强区建设新局面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9日   第 12 版)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系统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聚焦建设体育强区目标,实施“11147”工作思路,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等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贡献体育力量。

  圆满承办首届学青会,充分展示壮美广西形象

  11月1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简称“学青会”)在广西南宁落幕。本届学青会决赛历时4个多月,共有101个代表团、2万多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公开组有6人23次打破11项世界青年纪录,2人1队3次打破亚洲纪录并创造了一批全国纪录、全国青年纪录和全国青少年纪录。

  本届学青会,广西运动员共获得公开组金牌40枚、银牌28枚、铜牌41枚,以省份为单位统计,金牌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共有4人7次超5项世界青年纪录,1人1次平1项世界青年纪录,1人1次创1项全国青年纪录。其中,南宁市代表团获得38枚金牌,金牌数量位居全国69个参赛城市第二。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描绘体育强区画卷

  2023年,广西体育局共筹措国家和自治区补助资金3.2亿元,支持664个公共体育设施项目建设,较2022年增长21.5%;获得中央补贴资金0.7264亿元,补助全区137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目前,全区已建成健身步道6299公里,Ⅲ类以上体育公园1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估达2.46平方米。

  赛事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七届广西万村篮球赛暨广西社区运动会等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共计1190多项。

  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开展第八届广西万名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百县千乡活动,在全区14个设区市的68个县(市、区)开展了约100期活动。

  竞技体育亮点频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截至12月19日,广西运动员共获得世界三大赛金牌22枚、银牌12枚、铜牌5枚;获得亚洲大赛金牌26枚、银牌12枚、铜牌7枚;获得全国大赛金牌79枚、银牌54枚、铜牌57枚,是自2018年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年。

  备战训练更加科学。坚持“灵、小、短、水、新”发展方向,持续推动开展球类、水上、体操、举重等重点竞技项目改革。2023年,广西运动员共89人获批运动健将,各项目中心在国家队集训的运动员31人,在国家队执教的教练员5人。

  场馆设施建设提质增效。本届学青会,广西新建、维修改造比赛场馆共49个,其中新建场馆14个、改造场馆35个,从规划选址和设计阶段,就注重比赛场馆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考虑赛后为专业队训练、群众和青少年体育健身服务。

  青少年体育工作实现新突破,体教融合迈上新台阶

  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积极争取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命名广西体育运动学校等1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40个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持续推进体操、举重等5个重点项目13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小高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区青少年运动员注册39320人(含体校、学校、俱乐部在训学生),比2022年增加783人,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体教融合扎实深入。持续推进5个广西体教融合示范市、14个广西体教融合示范县建设,推动66个县(市、区)布局3个以上运动项目。巩固全区88所市县体校与114所中学、114所小学共建联办成果,71所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合作共建。

  青少年赛事活动精彩纷呈。全年成功举办46项年度青少年锦标赛和“三大球”城市联赛,其他青少年赛事活动2486场。在全区400多所中小学开展游泳安全教育、青少年体育健康大讲堂、体育冠军进校园系列活动,受益师生超50万人次。

  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体育产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广西体育局联合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持续推进实施“体育贷”,对体育企业融资给予贴息和担保费用补贴,截至今年11月30日,累计获投放贷款2.52亿元。

  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亮点纷呈。积极培育体旅融合精品项目,2023年,柳州市城中区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涠洲岛休闲体育旅游度假区获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广西体育局联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动5个设区市、18个县(市、区)开展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市、县(市、区)创建工作。

  体育赛事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截至今年11月底,举办自治区级及以上赛事共110项。吸引一大批游客来广西参与体育旅游活动,充分释放赛事活动对相关行业的消费拉动作用。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