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数、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关键科创数据实现倍增;创新能力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中稳居前列……三年来,湖南省长沙市锚定“三高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取得新跨越、新成效。
体系化布局,战略科技力量逐渐形成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是关键。
2021年,长沙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科技工作重心向抓重大、抓尖端转变,全力推动湖南省“4+4科创工程”建设,布局“十个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
三年来,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四大省级实验室建设成效明显,加快打造种业、先进制造业、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协同创新,持续产出第三代杂交稻双季稻等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完成升级,成功获批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建成运营,助力提升大飞机起降系统基础研究水平,更好解决中国国产大飞机关键技术问题。
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湖南大学长沙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同济大学长沙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南大学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以此为引领,长沙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2671家,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晋升为国家级示范基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提速……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夯实基础。
全链条推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三年来,长沙市加快培育创新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增至8400、7800、18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152%。长沙突出“四个80%”导向,即项目立项、平台认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登记80%安排在企业或来自企业,让企业在创新全链条中当主角。
以项目立项为例,长沙注重“产学研金”结合,揭榜挂帅项目按照“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社会答题”的组织模式实施,充分调动市内外创新资源解决长沙产业重大技术难题的积极性。三年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0多项,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比如“京华号”盾构机、最大吨位旋挖钻机等“大国重器”;国产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8.61米超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等关键装备;以飞腾CPU、景嘉微GPU、高精度北斗芯片等为代表的先进计算技术。
此外,长沙建立了从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支持政策。牵头申报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9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做大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深入实施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三年来,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显著提升,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增长364%。
在科技创新引领下,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储能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破千亿元。
前瞻性谋划,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加速打造
今年,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长沙市出台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坚持“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四个定位,实施研发企业(中心)集聚、战略平台支撑、创新能级提升等七大工程。对引育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领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和国家级创新平台等给予大力支持。
建设热潮迅速掀起。9月1日,40个重大科技项目在长沙集中揭牌、签约或开工。截至目前,长沙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招引专班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研发中心项目30个。湘江科学城、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马栏山基地、科大金霞基地、大泽湖基地“一城一区三基地”建设快马加鞭。
计划到2030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初步建成。面向未来,长沙将全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加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数据来源:长沙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