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广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绵阳科技城新区:打造科创新高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6日   第 12 版)

  绵阳科技城新区于2020年12月23日获批成立。近年来,作为“四川省最年轻的省级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通过激活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绿色环保四大创新产业有序发展,切实肩负起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的使命,探索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区。

  科技资源汇聚

  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华为行业感知(四川)创新基地、新一代集成式供能系统中试研发平台……近年来,随着“招院引所”、助推企业建立创新平台、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试研发平台等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在绵阳科技城新区落地。

  与此同时,绵阳科技城新区还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不断链接创新资源。在此思路下,交叉中心、先进技术成果西部(绵阳)转化中心等一批科技资源不断汇聚于此。

  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绵阳以云技术为依托,在科技城新区布局“云上两城”,即“云上科技城”和“云上大学城”,推动相关技术成果助力本土产业发展。目前,“云上两城”已经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斯坦福大学等24所知名高校展开合作,吸引创新创业团队29个,并推动多项技术成果在当地实现产业化。

  依托“云上两城”,一个“买全球、卖全球”的科技创新大市场在绵阳逐步形成,不仅为绵阳科技城新区创造更多技术合作机会,还将推动绵阳乃至川渝地区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绵阳科技城新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投资推介暨集中签约仪式上,绵阳科技城新区现场签约科技合作类项目3个,占该类项目签约总数的50%。

  产业活力迸发

  依托“一支领军团队、一家研究院所、一个实训基地、一只产业基金、一个产业园区”为引领的“五个一”模式,绵阳科技城新区不断畅通科技成果的供需两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前沿技术为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依托机制创新,新区的机器人、数字经济等创新产业不断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在最近两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来自新区的机器人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围绕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等创新产业,绵阳科技城新区设立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等8家新型研究院所,并采取“研究院+公司+基金”的运行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需求有效衔接。同时,研究院所能够链接其余“四个一”,为转化项目提供技术、市场、金融、人才、政策等要素,推动应用落地,进而培育、引进产业上下游企业,快速形成产业集群。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绵阳科技城新区出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运行指导意见》,在机制模式上进行创新和改革,并从人才招聘、财务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为研发机构提供大力支持。

  绵阳市五八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机器人研发及销售的企业,入驻新区不到3个月,就收获超7000万元的意向订单。该企业在新区的落地,得益于新区的有力支持。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瞄准机器人产业中的伺服驱动器、防爆移(运)载平台等领域,对接拥有相关技术的科研院所,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同时,研究院还链接融资渠道,为该企业注入3000万元资金,助力企业发展。

  以创新方法打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绵阳科技城新区不断畅通研发与应用两端转化渠道。今年4月,高比能锂金属电池在新区转化落地,与新区展开合作。新区通过新型研究机构与产业基金支持,结合正在大力开展的助企行动等,广泛对接拓展该项目的应用场景,根据前景广阔的机器人、无人机、消费电子、能源储备等应用需求,在目标领域寻找客户和订单。这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精准方向——基于客户订单需要的技术参数,研发团队在中试线设计中大大节约摸索、尝试、对接的成本,实现了“中试线即生产线”。中试线项目推进至今,已收获订单4000余万元。

  在融资领域不断创新,绵阳科技城新区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助力。截至目前,新区已设立超70亿元的市场化运作产业基金,在天使融资阶段、发展中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为企业提供支持。不同于传统融资“点”对“点”的扶持,新区对产业链条进行系统性投资。在机器人行业,新区的产业基金既投资算法、软件企业,也投资核心零部件制造及机器人应用企业,助力企业相互支撑,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

  2023年前三季度,绵阳科技城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多项经济指标,均位居绵阳市前列。

  打造青年友好型园区

  近两年,随着绵阳科技城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大量青年人才来到绵阳工作。以“对青年更友好 让青年更有为”为目标,绵阳科技城新区从涵养适合青年创业的心态、培育适合青年发展的生态、营造适合青年生活的业态三个维度入手,开展青年友好型园区建设。

  满足年轻群体对健康生活的需求,绵阳科技城新区打造多个体育公园,提供足球、羽毛球、腰旗橄榄球、攻防箭等运动项目。同时,一系列热门餐厅、时尚活动及大型商圈等服务年轻消费群体的场景不断完善。新区还从购买住房、子女就学、老人照顾等多维度为年轻群体提供政策便利。

  青年友好,还体现在新区城市规划中。针对创新产业发展所需,新区西片区整合了一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无人驾驶、数字经济应用创造条件;坚持生态打底的原则,新区城市规划图上,绿地与公园遍布,将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此外,新区还通过举办活动推广青年友好型园区品牌,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来新区创新创业。今年8月,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专项赛上,来自120余所高校的近300支队伍、近千名高校选手汇聚新区。大赛充分展示新区的环境,特别是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等创新产业的发展优势。

  向着科创高地、产业高地、城市新中心的定位加速迈进,绵阳科技城新区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前沿技术蓬勃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成为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来源:绵阳科技城新区经济运行局  绵阳科技城新区科技创新局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