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落地后会经历一个生化分解的过程,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更新机制
当前,正是落叶飘舞的时节,给大自然增添了多彩而灵动的美。除了美感,落叶作用知多少?让我们一探究竟。
自然情况下,树叶落地后会经历一个生化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由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参与。它们分解落叶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更新机制,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分解的落叶会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的保水和通气性。落叶分解的营养物质和元素回归土壤,能补充土壤养分,增强土壤肥力,让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长势更好。而且,落叶分解时,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部分碳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在土壤中,这是一个参与碳循环和固碳的过程。
落叶为一些小型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和生存繁衍的条件,比如蚂蚁、蛾会在落叶下活动,一些幼虫会在落叶中生存。同时,落叶的分解也为一些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这些小型动物和微生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落叶不仅在大自然中有如此多的作用,也在不少城市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
近几年,顺应公众愿望,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在落叶季纷纷倡导“落叶不扫”或“落叶缓扫”。或是划定景观道,或是在环卫工作中有选择地清扫,让落叶“多停留一会儿”,既彰显自然之美,又凸显人文关怀,也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管理和人居环境建设的体现。
“落叶不扫”或“落叶缓扫”,实际上也就是适当延长落叶清理周期,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或落叶残碎后,还是要及时清扫。城市管理部门要提前制订计划,确定落叶缓扫区域、线路和时间节点,制定环卫新策略,如在留住落叶景观的同时,及时清理排水口落叶、清除其他垃圾、清扫机动车道落叶等。同时加强监测,在雨天、大雾天适时清扫,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落叶之中蕴含的生态学知识,你知道了吗?
(作者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讲师,本报记者窦瀚洋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