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9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勇于创新,让文明薪火代代相传(现场评论·文化地标看传承发展④)

郑海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0日   第 05 版)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是照单全收、简单复古,而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九曲溪畔、隐屏峰下,绿竹随风摇曳,簇拥着古朴雅致的朱熹园。来自各地的参观者兴致勃勃,拾级而上,跟随讲解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触摸历史,人群中时不时传来朱子家训和诗歌的吟诵声,韵味悠长。

  “朱子理学是800多年前的思想,对当今世界能有什么影响和启发?”前不久,来自16个国家的22名汉学青年学者走进朱熹园,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学者抛出问题。

  “朱子理学中包含的民本思想、仁道思想、大同理想、‘天人一体’生态观、‘格物致知’方法论等,是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精髓,对当今世界、当下人们仍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主任吴吉民的回答十分自信。

  一古一今,一中一外,一问一答,在探寻与思索中,足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详细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殷殷话语,重若千钧,给人以深刻启迪: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创新如何才能深入人心?行走在朱熹园所在的福建省南平市大街小巷,常能与“卡通朱子”相遇,让人眼前一亮。仔细寻访后发觉,从城市景观、文旅产品到动画作品等,朱熹形象、朱子文化更加立体鲜活,正悄然走进市民日常生活。在武夷山市朱子学校,包括朱子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常态化融入课程教育,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听中小学生们讲解分享朱子思想。实践表明,找准载体、细处着眼,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润物无声、收获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是照单全收、简单复古,而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话语创新……福建省南平市通过实施“保护、研究、教化、交流、传播”五大工程,将朱子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现代意蕴充分展现出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出来。如今,年轻人前来打卡,研究者潜心其中,激扬着文化自信。

  “当我和这些遗迹发生触碰时,脑海中抽象的思想与概念变得具体、鲜活起来。”一位博士研究生在朱熹园中的感慨,道出很多人的心声。漫步其中,不觉间,前行的脚步更加有力了。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作者为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