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9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牢牢把握现代化的本质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知新觉)

王 刚 贾支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6日   第 09 版)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部署。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扎实的行动回应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征程上,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靠亿万人民去大胆探索。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汲取人民智慧、倾听人民呼声,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党的意志和人民意愿相统一、党的行动和广大人民心声相契合,不断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巨轮前进的强大合力。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