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做实社区养老“关键小事”(现场评论)

王欣悦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5日   第 05 版)

  全社会一起努力,探索更好的居家养老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丁零零、丁零零……”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第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

  “这里有老人需要急救!”

  “请放心,我们马上安排救助。”

  拨打电话的是红育坡社区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山雪苹。当天,她上门服务时发现,谭宽明老人许久不开门,仔细听,屋里传出微弱的呼声。山雪苹向养老服务中心呼救10分钟后,意外跌倒的老人被送往医院,经抢救后已无大碍。

  社区养老是养老服务的组成部分,事关亿万老年人晚年幸福,尤须凝聚合力。近些年,重庆探索延伸专业化服务到社区、进家庭。机构承担运营的养老服务中心,开通了面向社区的绿色诊疗通道,使老年人在危急情况下获得救助有了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我国老年人多数选择居家养老,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社区是他们的重要依靠。过去在重庆,社区养老服务站除阅读、交流外,其他功能相对欠缺;如今,依托养老服务中心,更多优质养老资源不断延伸到家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殊为重要。

  科技赋能,是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因疾病或身体机能退化,一些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这就需要对居住环境、公共设施等进行适老化改造。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一位老人摔倒后瘫痪在床。经专人上门评估后,社区工作者将手环和可视对讲等智能设备送上门,随时能和老人对话,也能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心率、血压。借助科技力量,按照适老化要求改造硬设施、优化软环境,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方面,社区积极整合资源,有利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家智慧养老服务。

  服务好不好,精细度是重要标准。从实践看,重庆不少地方根据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提供特色鲜明的助老服务。在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助浴快车开到家门口,助浴师带着专业工具上门为老年人洗澡;在渝北区双龙湖街道,服务人员为食量小的老人准备5元普惠餐,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准备15元药膳餐。细致分类的项目,关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做实做细助浴、助餐这类“关键小事”,才能让养老更有品质。这启示我们,下足“绣花功夫”,从细节上解决好“服务谁、服务什么、谁来服务”的问题,才能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养老服务无小事。采访时,记者注意到,谭宽明老人称山雪苹为“山妹儿”。他感慨,“山妹儿”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全社会一起努力,探索更好的居家养老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就能让“家门口的养老”更有品质和温度,托举起老年人的晚年幸福。

  (作者为本报重庆分社记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