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生态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22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宁夏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

32年,沙漠中种下片片绿意(绿水青山守护者)

本报记者 董丝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2日   第 15 版)

  看着优良固沙树种花棒开出花朵,唐希明欣慰地笑了。

  唐希明在中卫市沙坡头治沙项目区察看麦草方格扎设情况。
  (资料图片)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让家乡环境变个样子,让后人不再受沙漠之苦”

  

  初秋时节,站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高的沙丘上眺望,可见星星点点的绿色让金黄的大漠涌动着勃勃生机,那是今年上半年栽种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都已成活。

  刚吃完早饭,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把碗筷一推,背上饼子和水,出发赶往腾格里沙漠。“这一出门,就要干到天擦黑才回家,算下来,一天要在沙漠里待差不多10个小时,赶上大规模植树季,时间会更长。”这样的工作节奏,唐希明已经坚持了32年。

  1991年,从西北林学院毕业的唐希明回到老家中卫工作,成为一名林业技术员。受老一辈治沙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精神的鼓舞,唐希明立志学以致用,“让家乡环境变个样子,让后人不再受沙漠之苦。”

  第一代治沙人发明的麦草方格能成功固沙,但风吹日晒导致麦草方格风化,生命周期只有3年,反复扎设则成本过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唐希明经过两年多的试验观测,在扎好的麦草方格中播撒耐旱的沙蒿、沙米、沙打旺等草种。风把种子吹到麦草方格的四周,经过降雨,种子发芽生长,会形成植物草方格,此时再在方格中栽种耐旱树苗,可达到永久固沙效果。

  然而,要在沙漠中把树种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10年前,我在中卫沙坡头区长流水村造林,那里干旱少雨,需要从40多公里外的地方拉水灌溉,造林速度慢、成本高,成活率还很低。”唐希明每天都在思考提高树苗成活率的方法。

  “有一天我实在走不动,就找了根木棍拄着,没想到这一拄,迸发出发明造林‘神器’的灵感。”唐希明告诉记者,沙漠里的干沙层厚达30厘米,以前用铁锹植树,栽得浅,树苗根茎很难吸收到土壤深层的水分,经不住夏季高温,就容易干死。

  “棍子在沙漠里扎出的一个个洞,启发我发明出一种‘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唐希明解释,使用时,工具底端的卡口卡住树苗根系,双手扶好,用脚一踩,将根直接送入50厘米深的湿沙层,几秒钟就能栽好一棵树,也无需额外灌水。

  办法虽“土”,成效不小。这一工具使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比过去提高了25%,造林效率提高了1倍,为国家节省资金超过6000万元。2017年,这一工具被命名为“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不仅中卫治沙人人手一个,还广泛应用于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解决了怎么种的问题,还要探索种多少的规律。

  “种多了,水量不够,植物容易死;种少了,不能有效发挥防沙固沙的作用。”经过长期实践,唐希明的团队总结出“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水造林、以水定绿”的经验:在1/3的麦草方格内栽种植物,自然降雨量即可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种植时选择耐旱的乡土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比例,治理模式行之有效。

  如今,中卫市168万亩沙漠已治理约90%,唐希明参与的就超过73万亩。在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下,腾格里沙漠沙线被逼退25公里,绿色长廊保障了包兰铁路畅行无阻,当地人也通过防沙治沙、发展沙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我组织起一支300多人的队伍,为他们培训造林专业知识和技能。每人每年通过到各地参与治沙造林可增加6万元左右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此外,唐希明还引导当地人种植沙葱和经济林,“沙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沙治沙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学会利用沙漠资源,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沙漠牧场、光伏发电等产业,形成人沙和谐、沙为人用的良好局面。”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