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北鄂州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本报记者 禹伟良 吴 君 强郁文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2日   第 01 版)

  湖北省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百年老宅修旧如旧。青砖白墙灰瓦的村居建筑,与绿水青山融为一体。

  10年前,峒山村约七成劳动力外出务工。如今,八成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2.2万元增至2022年的3.59万元。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峒山村考察调研时指出:“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鄂州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从2012年到2022年,鄂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49元增至23111元,年均增长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1.92缩小至1.76。

  让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1.6万余株水杉整齐排列,2013年种下的这片水杉林,已成为峒山村的一道风景线。

  看中这片好风景,在城里打拼多年的青年陈川决定返乡创业:“这两年露营‘火’了,老家这片树林可以用来打造露营基地,发展乡村旅游。”

  在村里的支持下,户外基地于去年12月开业。“上个季度是露营旺季,场地几乎排满了。”陈川说。

  “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是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的重要途径。”鄂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游惠民说,近年来鄂州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让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像陈川一样,黄伟回到峒山村创业,成立湖北忆乡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大棚蔬菜、果林养鸡等;种粮大户陈开焱在村里率先探索,带动众多村民从事虾稻共作;江西人段冬庆在这里投资建设中高端淡水鱼工厂化养殖合作社……

  鄂州积极搭建人才下乡服务“三农”平台,完善人才返乡入乡激励机制,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引导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

  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呈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1月至今年7月,鄂州新增返乡创业人数近4300人。

  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港村养殖大户陈明水,打算扩大规模。因为资金不足,陈明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银行。“没想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申请贷款,解了融资难题。”

  一年前,陈明水与鄂州农商银行蒲团支行签署了预授信协议。“授信让乡亲们有了‘应急钱包’。”鄂州农商银行董事长何涛说,“我们探索以村为单位、以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对象开展整村建档评级授信,让符合条件的农户足不出村就能获得贷款。”

  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鄂州田间地头、浸润“三农”。迄今,全市303个行政村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授信金额已达36.7亿元,为157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金额达21.2亿元。

  在鄂州,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刘河村根生葡萄种植家庭农场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风速、大气温度、土壤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控制果实的甜度、生长速度等,提升了葡萄的品质和产量,一亩产值达10万元。”农场负责人刘更生说。

  根生葡萄种植家庭农场的智慧化建设,离不开鄂州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目前,鄂州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13%,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升级,村村通客车,天然气设施向集镇和中心村延伸。

  鄂州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相华介绍,近年来,鄂州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各急救站任务饱和度、派车与出车时间统计……鄂州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大厅内,各项基础质控数据指标实时显示在120指挥调度系统屏幕上。急救中心副主任罗杰介绍,在鄂州农村地区,救护车在30分钟左右就可将急诊患者送到就近的急救站。

  近年来,鄂州持续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我们建立了以区级人民医院或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龙头、一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区级医共体。”鄂州市卫健委主任龚建中说,许多乡镇的居民如今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

  鄂州将医共体、教联体建设作为推进城乡医疗、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补齐农村短板。目前,全市以一所城区学校牵头、与多个乡村学校结对共建的方式,组建形成了62个教联体。

  基础设施强起来,公共服务优起来,人居环境也美起来。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鄂州积极呼应农民群众的期盼诉求,有力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茂林修竹间,绿道环绕,溪水潺潺,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岳石洪村的美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现在周末的入住率达到50%左右。”岳石洪村花溪酒店负责人介绍。

  几年前,花溪酒店还是一个废弃的乡村小学,岳石洪村是一个不足百人的“空心村”:长期过度采矿,导致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村民只好外出务工经商。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2018年,鄂州全市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始探索农村闲置厂房、农房、矿井、学校、物品等“六闲”资源的盘活利用。岳石洪村正是鄂城区这项改革的试点村。

  2019年,岳石洪村以土地、废弃厂房和校舍等要素入股,引进社会资本,探索创新美丽乡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模式,盘活用好乡村沉睡资源资产。

  废弃场所加固改造为民宿,工矿废弃地复垦成绿色茶园,矿井塔台变身景观……改革赋能,岳石洪村发展成为全市农文旅深度融合促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之一。

  “鄂州突出特色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乡村产业发展蹚出新路子。”鄂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卢辉说。

  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试验基地,新培育的“珞红3A”、超级稻“珞优8号”等秧苗青翠欲滴。“这些新品种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4亿亩。”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章志宏介绍。

  汇聚“国字号”育种基地及知名种业企业,鄂州努力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转化链条,积极打造现代种业新城。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鄂州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两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天刚蒙蒙亮,梁子湖区一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里,员工们正为捕捉小龙虾忙碌。一只只小龙虾被打捞上岸,随即运往市场分拣、称重、打包、装箱。这批1000公斤的小龙虾当天将从鄂州花湖机场搭乘航班飞往成都,当晚就能被端上市民的餐桌。

  投运一年多的花湖机场是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我们坚持以物流枢纽功能促进鄂州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大力推进‘临空+农业’融合发展。”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尹俊武说。

  在鄂城区碧石渡镇李家边村,投资60亿元的中新开维现代绿色食品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去年,中新开维在碧石渡镇虹桥村建设的立体养殖场投产,各楼层温度、湿度等可自动调节,喂料、清理等操作都通过自动化控制完成。“我们将逐步由单一养殖向主食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延伸。”湖北中新开维现代牧业公司总经理金林介绍。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鄂州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方兴未艾。

  “我们将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鄂州市委书记孙兵表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