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击跨国犯罪是全人类共同的正义事业

傅 铸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1日   第 17 版)

  近日,在中国和新西兰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龚晓华在新西兰非法跨国传销洗钱案顺利办结。在该案办理过程中,两国外交和执法部门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应新方请求,中方通过司法协助渠道向新方提供了案件关键证据,为犯罪资产的成功收缴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执法司法合作是各国开展追逃追赃、打击跨国犯罪的有效途径。上世纪末以来,包括腐败在内的跨国犯罪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犯罪分子为逃避监管和惩处,采用多种手段实施犯罪并转移赃款。为此,国际社会先后谈判达成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一系列多边公约,为打击跨国犯罪提供了国际法保障。此外,各国还通过缔结双边司法合作条约等方式强化合作。通过上述机制,各国得以有效开展国际执法司法合作,如犯罪证据和情报分享,抓捕并引渡犯罪嫌疑人,犯罪资产的追回、返还、管理和处置等,确保犯罪分子和犯罪资产无所遁形。

  打击跨国犯罪是全人类共同的正义事业。跨国犯罪是国际社会的毒瘤,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虽然各国国情、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但都应忠实履行有关国际合作义务。以中国和新西兰的执法司法合作为例,中国和新西兰都是《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两国还于2006年签订了双边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双方在包括“百名红通人员”闫永明案等诸多案件中相互协助,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政府积极加入关于打击跨国犯罪的主要国际公约,并不断扩大双边刑事司法协助、引渡等合作条约网络。目前,中国已与泰国、西班牙、法国等60个国家签署引渡条约,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46个国家签署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与俄罗斯、新加坡、希腊等40个国家签署了民商(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中国依法依约与其他国家开展打击跨国犯罪与追逃追赃合作,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与支持。

  反观个别国家惯于将打击犯罪问题政治化,对他国外逃的犯罪分子和犯罪资产视而不见,拒绝开展国际执法司法合作,甚至见财忘义,甘做犯罪分子的“避罪天堂”。这种行为违反了有关国际公约的义务,破坏了各方打击跨国犯罪的努力,必将遭到国际社会共同反对,并最终自食苦果。

  (作者为国际问题观察员)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