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当下回望历史,目之所及的是气象万千的浩瀚史料,文艺创作者对其观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镌刻着时代烙印,贯注着时代精神,蕴含着时代气质
电视节目创作者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将民族立场、大众视角、声画语言有机融合起来,讲清楚、讲透彻、讲生动中华文明的内核与特性,以雅俗共赏的视听语言传递深邃厚重的文化传承课题。由北京卫视制作播出的文化类节目《博物馆之城》,在此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博物馆之城》延续第一季的文化内核和内容设定,近期推出了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正在热播并取得良好反响。与第一季节目相比,第二季节目精准捕捉创新发力点,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实现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迭代。在选题设置上,第二季节目增强地域的丰富性,深度展现博物馆、文物、文化等多重维度,引领观众对文博有更强的参与感。第二季节目展现出更加自信的精气神,着力突出“溯源”和“考古”两大元素,通过实地探访的沉浸感,让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领队的“探源团”带领观众共同感知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鲜明特质与发展脉络。
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较为生动具象地呈现在有限的电视节目中,难度可想而知。《博物馆之城》第二季的“解题”之道,是用融入体验的诚意和托物言志的创意,力求将“国之大者”融于寻常故事,将民族文脉融于娓娓讲述。比如,首期节目“探源团”成员以沉浸互动的方式感受2000多年前的中国简牍文化,让观众深切感知文字在保持中华文明连续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马王堆三号墓裞衣残片上布满的汉字纹路带来的震撼感,还是辛追夫人菜谱中显现的湘菜雏形产生的亲切感,都让“古今对话”有了可触可感的媒介与依托,让历史文化的灯火照耀当代。
《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个体故事呈现中国人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基因,这让节目在历史叙事中彰显情感温度。比如,在讲述多种文字版本的《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时,节目讲他如何科举屡试不中,讲他如何对农民、工匠的生产方式产生浓厚兴趣,讲他的一生如何致力于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并找人出版著作,最终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样聚焦个体故事的讲述,让观众对一位中国古代文人形象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通过深度聚焦文化传承中“人”这一根本性要素,揭示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精神密码。
文化在不断发展,文艺创作者看待文化的态度与眼光也应该是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对电视节目创作而言,“故事讲述的时代”和“讲述故事的时代”同等重要。一档文化类节目,如果只重前者而忽视后者,即便再精心考证、完美复刻,也较难成为与当代观众共鸣共情的“出圈”之作。《博物馆之城》第二季在创意内容方面的实践值得肯定。“探源团”在沿着先人足迹探寻优秀传统文化的旅程中,生动讲述北京雨燕在迁徙途中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控制虫害、改善环境做出的贡献,生动展示现代科技为古莲子繁衍提供的极大保障,从古代园林造景中感悟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在周口店猿人洞与遗址博物馆里体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凡此种种,都在由古及今、生动鲜活的讲述中体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站在当下回望历史,目之所及的是气象万千的浩瀚史料,文艺创作者对其观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镌刻着时代烙印,贯注着时代精神,蕴含着时代气质。只有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契合点、融汇点,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在当代社会活起来、火起来,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通过更高效、更生动地讲好故事来处理严肃话题与收视黏性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视听优势来优化客观史料与鲜活呈现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运用融媒体思维来平衡厚重内容与灵动传播的关系,是电视节目创作者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博物馆之城》在电视节目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提供了有益启示,对文化类节目开拓创作创新空间具有借鉴意义。目前,该节目仍存在提升空间,期待在未来不断打磨、完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