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19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让一网能通办、能办通(现场评论·实干担当促发展③)

巨云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9日   第 05 版)

  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并非将服务事项简单搬到线上,还要实现理念升级、流程再造、治理优化

  

  夏日的上海,演出市场愈发火爆。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普陀区的万代南梦宫文化中心,发现下半年的演出基本排满,每场的票都所剩无几。

  市场向好,信心增强。不过,让经营者舒心的,还有一件事。“我们每年举办约300场演出,每场都要申报‘营业性演出许可事项’。”文化中心负责人打开了话匣子。过去,申报材料少则数十页,多则近百页,要提前打印,送到窗口办理。如果材料缺失了,还要二次申报。“如今,在政务服务平台,全程人工智能自动识别材料内容、自动填写表单。”

  负责人掏出手机,打开“随申办”应用程序,进入普陀区旗舰店的数字政务大厅。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的环境、办事区域等全都展示在了移动端:办事窗口轻松切换,排队情况即时展现,还有政务直播间可以解疑释惑。“喏,现在全程网办,只需要5分钟就能办好,不要太省时省力。”

  一张网连接线上线下,畅通了政务服务渠道,提升了办事体验。

  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要以数字思维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比如,普陀区最近上线了6项“智慧好办”项目,可以提供智能引导、智能申报、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全流程服务,广受好评。还有“知识产权托管项目的资金扶持”“在职职工住院理赔发放”等服务,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无需申请,就可享受相关政策。围绕群众办事需求,打通数据壁垒,拓展智慧功能,简化办事流程,才能以“数据多跑路”换来“群众少跑腿”。 

  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并非将服务事项简单搬到线上,还要实现理念升级、流程再造、治理优化。上海的“一网通办”之所以成为政务服务的一块“金字招牌”,就在于从用户视角全面提升了办事体验。过去办事找政府部门,现在是进政务平台;过去是“人找服务”,现在是“服务找人”;过去是从这个部门到那个部门,现在是多个部门“综合集纳”。

  让数字政务更好惠及群众,要注重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成功率。正因此,上海提出打造“一网通办”智慧好办2.0版,建立线上线下“办不成事”的反映、帮办、整改的工作闭环,目标是优化法人和个人“双100”高频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企业群众首办成功率不低于90%,人工帮办解决率不低于9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才能让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普陀,“一网通办”有一个服务理念:“人靠谱(普),事办妥(陀)”。不论技术手段如何改进,服务场景如何变化,最大程度便民利民,才是发展数字政务不变的初心。相信随着服务流程不断优化,线上线下联动更加顺畅,一网通办一定能又快又好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作者为本报上海分社记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