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好发挥游泳救生员作用(纵横)

默 达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8日   第 05 版)

  炎炎夏日,许多人选择去泳池戏水消暑。然而泳池也有一定的风险。前不久,某公共泳池一男子游泳溺水,泳池救生员却在低头玩手机,9分钟后才实施救援,该男子最终溺水身亡。

  近年来,室内、室外的公共泳池内发生的溺水事件,救生力量不足,救生员玩忽职守、施救不力等是重要原因。救生员是意外发生时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本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却因为疏忽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这令人痛心,也让人思考如何提升行业安全保障水平。

  从行业标准来看,我国对于救生员的职业规定在不断完善。2005年,全国性的救生协会成立。2007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游泳救生员列入职业名录,明确考核鉴定标准。然而从实际职能来看,协会仅是配合救生知识宣传和培训基地管理工作,对业界配备救生员的监督职能仍统一划归地方体育部门。考核、发证、年审与实际持证上岗一定程度上脱节,导致了一些监管漏洞,降低了游泳救生员的门槛。

  一些地方规定,250平方米以下的泳池,至少要配备2至3名救生员,面积每增加250平方米就需要多增加1名。但一些场馆经营者存在侥幸心理,或直接缩减救生员数量,或间接要求“一人多职”。本应时刻紧盯水面的救生员,还要负责卫生清洁、售票检票、维持秩序乃至下水教学等工作,给顾客带来了安全隐患。

  游泳运动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泳池暑期旺季人流量增大,对救生员的需求更为迫切,经营者常常招兼职甚至放低标准。到了淡季,即使是全职救生员也要考虑如何转型。久而久之,救生员与教练员、管理人员的边界变得模糊,这导致一些救生员专业素质不达标,影响了行业安全保障水平。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健全监督激励机制。要严格行业准入,通过完善相关监管制度、落实行业规范促使经营者担起责任。同时,要发挥好薪资等的激励作用,切实提升救生员各方面能力,促进行业良性运转。

  (摘编自《南方日报》,原题为《别让泳池救生员沦为摆设》)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