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浙江东阳城东街道寀卢村——

智慧田园引客来(千万工程 一线探访)

本报记者 刘军国 廖睿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0日   第 04 版)

  田间,无人翻耕机缓缓移动,一只只白鹭在翻耕后的水田里嬉戏觅食;远处,稻田连片,绿意盎然,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

  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一幅美丽的生态农业画卷徐徐铺开。

  “现在机械化种植,一个人就能种好几百亩稻田。”37岁的郭江华在寀卢村流转了30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插秧机、无人机、无人翻耕机等现代农机一应俱全,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

  依托“千万工程”,寀卢村建起“田成方,路成框,树成行,渠成网”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寀卢村现拥有耕、种、管、收、烘干加工农业机械200多台(套),已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不只是机械化,智慧化也成为寀卢村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酸碱度、土壤肥力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数据,随时可查。”东阳市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旭锋介绍,在加快建设数字浙江的背景下,寀卢村开发农房智管、数字田园等特色应用场景,大力开展5G农业示范园建设。

  走进寀卢村党群服务中心,“智慧寀卢”云平台的大屏幕上,监测数据不断更新——土地缺啥营养、用的什么种子、什么时候种下、什么时候收割,数据都可以给出答案。“有了技术支持,农民种植效率更高了。”寀卢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卢阳春说。

  既是“智慧田”,也是“风景田”。寀卢村的现代农业田园成为旅游“打卡点”。“除了水稻种植,我们还有水果采摘、休闲垂钓等项目,节假日里不少游客专程前来,体验田园风光。”卢阳春说。

  油菜、早晚稻一茬接一茬,紫藤长廊、樱花大道穿插其中……“源于农业,也要坚守农业,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卢阳春说,“去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主场活动就是在寀卢村办的,来了不少游客。”

  田园变公园,农田变景区,20年来寀卢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村集体收入和农民年人均收入分别从2003年的70余万元、8000多元,增长到2022年的425万元、8.2万元。“我们村的村民种粮有补贴,卖粮有钱赚,还有旅游带来的收入。”卢阳春说。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和美乡村。在“千万工程”带动下,寀卢村将人居环境提升与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等有机融合,开展道路整治、水系连通、景观节点建设等项目,村庄颜值越来越高,先后获评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让美丽田园不断增值,寀卢村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响“寀卢严选”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村内企业转型升级;深化农旅融合,吸引游客观光旅游。

  “今年我们村里的农业科技馆要开馆了,以后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了解农业知识、体验一下露营营地……”说起寀卢村的未来,卢阳春信心十足。

  (人民网记者张丽玮参与采写)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