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进长三角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魏琪嘉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9日   第 11 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发展潜力稳步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崛起,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集群集聚发展态势。三省一市依托自身制造业基础,深化横向联合,强化优势互补,汽车、生物医药、船舶和航空高端装备等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跨省协作机制日趋完善,跨区域产业链供需对接、标准统一和政策协同有力保障了区域内重点产业链稳定。总体看,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已成为引领长三角一体化的“强引擎”。

  当前,长三角地区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扎实。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也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要发挥好长三角地区在开放、创新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推进长三角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长三角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在前期成绩的基础上,扎实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把战略导向转化为一件件具体举措。

  创新发展贵在“协同”。长三角内部在创新链上各具特色,做好创新链协同,有利于更好发挥集成效应。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让创新活动有实实在在的产业需求支撑。要持续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在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进程中,要选准创新路径,发挥好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作用,加大对创新活动的集中支持力度,让长三角地区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

  产业发展贵在“集群”。长三角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是在良好产业发展基础上的再次迭代。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方面打造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按照产业链供应链集约高效建设的导向,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集群内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区域产业体系的能级和质量。

  配套体系贵在“完备”。产业体系建设离不开人力资源、土地、能源、资金等方方面面的保障。要针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分门别类做好配套保障。人才方面,在人才引进、社保接续、激励举措等方面探索出台更加便利化的举措。其他要素保障方面,要按照可持续、高效率的原则挖掘存量潜力、拓宽增量空间,探索国土空间相互转换的机制和途径,推动要素投入产出在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此外,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积极探索产业政策实施方式,与竞争政策有效互补,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的产业增长引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好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

  (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本报记者刘志强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