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学术圆桌)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2日   第 09 版)

  制图:沈亦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怎样才能更好承担起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学术责任?本期学术版刊发几位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的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编  者  

  

  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

  谭铁牛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立足中国实际,认真研究解决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才能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由于中国传统学术和西方学术在源流、体系上有较大差异,我们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学术创造能力较为薄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和引进了大量西方学术概念、范畴、命题、理论。有些学者因此否定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跟在西方学术后面亦步亦趋。然而,哲学社会科学是特定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经验总结,如果套用于解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问题,结果往往会水土不服。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诸如如何实现现代化这样的重大课题,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国外理论不可能解答好。

  改革开放后,学者们对西方学术理论进行了反思和辨析,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建构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入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推出众多优秀学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我们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这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全新要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解答中国的问题,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必须有自己的坐标和立场、态度和主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牢牢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提出解决新时代各种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才能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增强预见性、把握规律性,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以现代化理论为例。国际学术界很多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认为现代化只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发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图景,形成了人类对现代化问题的崭新认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我们形成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理论和话语的垄断。中国学者理应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不断拓展理论视野、研究方法和论域空间,不断推进现代化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要脑中有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自觉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清醒的理论自觉、科学的思维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要心中有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开辟未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运用中华文化丰富宝藏,厚植理论创新的历史根基、文化血脉,提出更多蕴含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精神的思想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要手中有招,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善于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议题,产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成果,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总结好,多提睿智之言、多献管用之策、多建务实之功。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积极到基层社区去,到企业乡村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让学术研究贴民心、接地气,充满生机活力。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向世界发出中国学者声音

  张宗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在这一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光荣使命。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科学回答世界之问,首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世情。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环顾全球,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变乱交织,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加剧。同时,从全局和长远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大局大势,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是大局大势,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共存共荣是大局大势,保护地球家园、迈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大局大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如何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如何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如何加强科技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更好增进人类福祉?如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善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回答。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作为胸怀天下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大国,回答好世界之问,必然要求我们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广阔的世界眼光、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在贴近社会现实、映照实践经验、呼应人民意愿的同时,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至关重要的是,放眼世界要以观照中国为前提,我们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回答好世界之问是一个综合性的时代课题,需要不同学科理论视角的融汇。单一的学科类别和研究视角难以全面把握和审视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无法深入探究其本质和规律,进而提出具有原创性、可行性的观点方法。我们需要加强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以及不同领域学科的协同联动,突破既有学科边界,实现不同学科研究范式之间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进而形成综合性、系统性理论,助力解决人类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学术体系是“三大体系”建设的中间环节,由学科性质和任务所规定,又引导着话语体系建设,其中以学术的理论体系最为重要。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站在时代发展前沿,保持观察思考世界和中国的敏锐性和前瞻性,关注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研究上多下功夫,注重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学术与政治、知识与价值相统一,从学理层面进行提炼和阐释,在国际环境、思想理论、思维方法和政策原则等方面着力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话语体系作为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是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回答好世界之问十分重要的一环。思想认识是通过概念、范畴来表达的,没有较为成熟的核心范畴和理论命题,就很难有成熟的话语体系。要围绕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立足人类社会发展实践,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资源,不断进行话语创新,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自主的解释权和话语权。不仅要能解释过去,还要能说明现在和引领未来,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从而更好向国际社会叙述、解释、呈现和宣介中国理念和中国主张,向世界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作者为厦门大学校长)  

  

  勇立时代潮头

  张平文

  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想是时代之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瓦特改良蒸汽机打开工业革命的大门,爱迪生发明电灯照亮电气时代,图灵提出用类神经元网络方式构建现代计算机的设想,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在历次科技革命中,科学家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样,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比如,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时期,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学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前后,产生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资产阶级思想家,形成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政治诉求的思想和观点。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以四大发明为标志,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只是在近代,因错过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加之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经济和教育落后,中国沦为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西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不少人开始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我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海洋科学、纳米科学、高能物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这些科技前沿领域,我们能否抢占先机?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这些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都需要中国学者贡献智慧。同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这些我国发展中的重大课题都需要中国学者积极作出回答。

  回答好重大时代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不断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须自觉履行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积极回应时代挑战。

  以学科交叉为抓手探索创新前沿。随着知识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们已步入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大科学”时代,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难以实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复杂问题的解决。很多重大的原创性成果根植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学科交叉成为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大力推动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探索创新最前沿。以建强基础学科为支撑,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汇聚创新,建立以重大问题为中心的学科交叉汇聚引导机制,完善与学科交叉相适应的科研平台高效联动机制、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发展的良好生态。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影响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我们要强化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理顺各种关系、厘清职能边界,构建更加科学、顺畅、高效的体制机制,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甘  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这是因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任何哲学社会科学背后都预设了特定的价值前提,反映着特定的利益关系。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

  重民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历代知识分子强调的情怀和品格。《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推崇“民为贵”。宋代学者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说法都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深深融入人民之中,时时聆听人民心声,心中装着人民,才能真做学问、做真学问。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同时,进一步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提出了一系列时代课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深化研究中予以回答。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著书立说也好,建言献策也好,都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反映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研究,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术研究要回应人民之问,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为人民代言、为人民发声,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就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关注人民诉求,准确了解和把握群众所需所盼,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的问题,确立学术研究课题,汇聚优秀研究团队集成攻关,产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学术成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在切身利益方面遇到的难题,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是波澜壮阔的人类实践的主体,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学术研究的源泉。回答好人民之问,需要深刻理解学术事业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出发开展研究,产出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实践,及时发现、概括、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把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表达好展示好,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和建议,为党和人民著书立说、建言献策。

  毛泽东同志讲过:“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这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胸怀“国之大者”,直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逻辑与实践问题,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拜群众为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提炼主题,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作者为四川大学党委书记)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