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专题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国际化、前沿性、全方位,2023中关村论坛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深化开放合作 共享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 王昊男 潘俊强 程聚新 吕中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2日   第 14 版)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的展厅。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观众在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体验VR装置。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一名小朋友在与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机器人互动。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外景。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5月25日至30日,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举行。

  几天来,围绕“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主题,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以线上线下方式深入交流,畅谈前沿科技趋势,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围绕诸多全球性议题达成广泛共识。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以及配套活动圆满完成,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编  者  

  

  广泛凝聚共识,推动科技造福各国人民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技术、量子科技……几天的论坛上,国内外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就前沿技术和最新科创趋势碰撞思想火花,畅想美好未来,广泛凝聚共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认为,顶尖人才、高水平人才只有进行更充分交流才能变得更好,给世界带来更好的科学和技术。

  人工智能是最近的热点话题。在论坛的全体会议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分享了看法:人工智能成为人类创新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到来,而这次革命的标志就是人工智能。他认为,应对这一新浪潮,拥有先进AI技术的国家需要通力协作,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制定规则。

  谈及当下科技领域的竞争与合作,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借用一句电影台词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都知道真理让我们紧密相连而不是让我们分离,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那样彼此关爱。

  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清洁能源利用……围绕一系列全球性议题,本届中关村论坛举办了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全球数字化应用创新论坛、世界开源创新发展论坛等多个平行论坛。5000余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创新创业者现场参加会议,1160余名嘉宾发表演讲。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坦诚交流,畅所欲言。

  论坛期间,先后发布了加强基础研究全球合作倡议、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倡议、中关村论坛碳中和倡议等宣言倡议。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表示:“凝聚全球共识、共享发展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得以体现;携手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聚焦前沿科技,让美好未来触手可及

  “‘夸父一号’的成功发射及初步观测结果的取得,标志着中国太阳物理实现了从地面走向空间里程碑式的跨越。”在论坛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环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详细介绍了“夸父卫星在轨获得世界一流天基太阳硬X射线图像”这一成果。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论坛上一系列最新科技成果的密集发布,令人震撼。下一代云化开放无线网络新型空口试验验证平台、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新一代“人造太阳”、深脑成像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大量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让美好未来触手可及。

  互动式、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大呼过瘾。走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科技爱好者王磊感到惊喜。裸眼3D氛围、数字人隔空互动、骑行减碳、元宇宙会场……论坛期间,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于5月26日至30日举办,约650家企业机构参展。

  “我们强化科技办展理念,引入全息投影、数字导引等技术手段,让互动性展陈形式更加炫目。”北京市贸促会国际展览部部长安永军介绍,除了现场体验,中关村论坛官方网站、科博会官方网站还搭建了线上展示平台,数字化呈现参展企业机构形象、科研成果和最新产品,让不能到场的观众也能享受科技盛宴。

  科幻电影里的高科技离现实有多远?首次纳入中关村论坛的2023中国科幻大会备受关注,以“飞向科幻未来”为主题的展览吸引了大批科幻爱好者前来打卡。

  “展览共展出50余家科幻领域企业的60项新技术新产品,以及超20项科幻电影真实拍摄道具与互动体验装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科处处长李焱介绍,《流浪地球》《独行月球》《哪吒》等影片的道具和数字资产等都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促进互惠共享,以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5月28日,以“前沿引领,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激烈上演。

  “本届大赛于2022年6月启动,共吸引海内外2500余个项目参赛,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虚拟现实与元宇宙等15个领域的127条细分赛道。”中关村高科技创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介绍,本届大赛是历年项目最多、赛道最广、创新最活跃的一次。

  “前沿引领,意味着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敢于挑战未知、突破传统;共创未来,强调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拓展合作伙伴。”夺得大赛冠军的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政企事务副总裁刘会师说。

  据介绍,自2017年启动大赛以来,“大赛挖掘+专项支持+落地转化+精准服务”的前沿技术培育生态体系逐渐形成。6届大赛累计吸引全球万余个前沿科技项目参赛,600多个优秀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脱颖而出,为175家优质前沿技术企业提供6亿多元资金支持,并精准提供场景需求对接、投融资、空间落地、创业辅导等配套服务。

  签字,握手,交易达成。5月30日下午,中关村软件园内,北京蜜农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强盛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就智慧养蜂系统项目达成合作。在这场有关“智慧农业”国际合作的专场活动上,生态循环农业—新型pH值可调节的有机肥生产技术、智慧供应链平台建设等多个智慧农业项目现场签约。

  促进互惠共享。2023中关村论坛,既是科技成果展示的舞台,也是“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世界知名高校技术转移发展大会、中关村论坛技术经理人大会……作为论坛的重要板块,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共举办了26场技术交易主题活动。论坛期间,累计签约129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超过810亿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科技交流合作,以科技创新破解共同发展难题。”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提升中关村论坛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水平,深化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