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0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小修小补”有序回归体现治理温度(评论员观察)

孟繁哲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1日   第 05 版)

  着眼居民需求,做好服务保障,在政策支持、合理布局、规范经营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改善民生中让“小修小补”始终保持生命力

  因地制宜、创新方式,着力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切实增强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镇徐路老街,胡师傅修车铺,各类维修设备齐全,一张挂在墙上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格外醒目。自2022年上海实行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制度后,许多像胡师傅这样的“小修小补”从业者有了“集体户口”。

  生活中,一旦碰到拉链坏了、鞋子开胶等情况,附近的“小修小补”摊点就能帮上大忙。“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一直是生活所需。这类业态,一端连着普通百姓,有益于便利消费、服务保障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另一端连着众多个体工商户,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此外,不少“小修小补”从业者在长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渐渐融入社区人际网络,成为搭把手、救个急的“老邻居”。从这个意义上说,随处可见的“小修小补”摊位,也体现着社区的人情味。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格局和空间被重塑。道路拓宽了、商圈增多了、楼房建密了,但能提供“小修小补”服务的地方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新建社区没有为“小修小补”预留空间,一些老旧小区也在改造升级后取消了原来的摊位。另一方面,经营利润微薄、市场空间小,愿意从事“小修小补”的群体也在减员。今年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商务部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例如,让修鞋、配钥匙等小摊点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这样的政策导向,体现出治理的精细与温度。

  民生无小事。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天津通过租金减免、点位优先、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小修小补”等便民业态发展;山西太原在城六区规划设置一批便民摊点,并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亭”建设,让“小修小补”有序回归;广东东莞上线“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市民可通过查阅地图找到距离最近的便民小店……近年来,多地推出针对性强的务实举措,积极创造条件,有序引导“小修小补”回归居民日常生活。事实证明,着眼居民需求,做好服务保障,在政策支持、合理布局、规范经营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改善民生中让“小修小补”始终保持生命力。

  让“小修小补”回归居民日常生活,不是简单的“昨日重现”,而是要注重规范有序。应当看到,不少“小修小补”从业者没有固定的室内经营场所。以往那种占道经营、流动摆摊的方式,虽然带来一时便利,却可能妨碍城市交通,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既要保障民生、顺应需求,又要优化环境、消除隐患,还要考虑摊位成本,如何在做好管理、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小修小补”提供空间,成为城市治理的现实课题。实践中,有的地方要求流动摊点统一在划定区域经营,不得占压盲道、绿化带、停车位;有的地方在大型商超、供销社内为“小修小补”设置专门柜台。从城市治理角度看,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创新方式,着力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切实增强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需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无论是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是健全便民服务设施,无论是营造创业良好环境,还是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城市建设彰显人文关怀,民生小事折射治理温度。苦练内功、下足“绣花”功夫,才能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使更多人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