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5月27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胜利油田——

攻克关键技术 增强能源供给

本报记者 王 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7日   第 05 版)

  石油藏在仅有头发丝直径1/270大小的岩层缝隙里,还能被找到并被开采出来吗?

  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这样的页岩油不仅被开采出来,而且多口油井实现高产,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目前,在牛页一区国家级示范区,20口页岩油井全部完钻,正开展大规模压裂施工,预计10月份全面投产。”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牛栓文说,“沉睡的宝藏”被唤醒,靠的是科技赋能,“十几年来,胜利油田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等页岩油攻关课题40余项,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有效提升了单井产能。”

  “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考察时强调,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国内产量基础,提高自我保障能力。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确保能源安全”。

  “经过60余年的勘探开发,找油采油越来越难。”牛栓文说,推进老油田增储上产,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攻克关键技术瓶颈,端牢能源饭碗。

  胜利油田从1992年起使用聚合物驱油技术,驱后剩余油层仍有挖掘潜力,但分布零散、开采难度大。“为提高聚合物驱油后的油藏采收率,我们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等多家院所合作,围绕不同课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项目团队负责人曹绪龙介绍,经多方联合攻关的非均相复合驱油技术取得显著降水增油效果,“在聚合物驱油后、含水98.2%的复杂油藏使用后,采收率达到63.6%,预计将延长相关油藏10年经济开发期。”

  近年来,围绕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难题,胜利油田面向国内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发榜。目前,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6家院所的科研团队成功揭榜。

  外部协同助力创新,内部改革深挖潜力。“过去,研究院多以研究室为单位开展研究,若想跨研究室‘借人’,审批流程较为繁琐。”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滩海开发研究室主任许彦群说,“如今,一切围绕项目转。”

  近些年,胜利油田依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组建“项目群”,实施一体化攻关,并落实项目长负责制,赋予项目长团队组建权、技术把关权、资源调配权。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胜利油田推进大工种建设,实行“项目+人才+团队”发展路子,并为潜力大、成绩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开辟绿色成长通道。过去10年,胜利油田引进的人才中,勘探开发等油气主业人才占比约85%。

  37岁的姜祖明被聘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2021年,他参与研发的一项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

  科技引路,底气更足。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成为老油田大幅提高采收率的关键,今年预计可增油130万吨,提高采收率8.6个百分点以上。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前景广阔,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预计提高采收率12个百分点以上,年增产原油20余万吨。微生物也有大作用,“微生物+”驱油技术覆盖石油储量由700万吨提高到2600万吨,年增油由4万吨提高到20万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