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叙利亚外长12年来首次访问沙特,也门和平进程出现积极进展,卡塔尔和巴林决定恢复外交关系,土耳其和埃及改善双边关系……近期,中东地区长期以来的紧张局势呈现持续缓和势头,多国走向和解。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等国际积极力量推动下,中东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谋和平、求发展、促团结成为地区国家普遍共识。
双边关系陆续实现“破冰”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4月17日表示,伊朗总统莱希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已互相邀请对方访问各自国家。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也已经互相发出访问邀请,两国各级别官员的互访将在完成必要规划后进行,两国还在推进经贸、文化、体育、安全等领域合作协议的落实。
在中方支持下,沙伊两国代表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对话。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4月6日,沙伊两国外长在北京举行会晤,在中方见证下,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据阿联酋《海湾时报》报道,卡塔尔与巴林外交部4月12日晚宣布,两国已同意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这是2017年卡塔尔遭周边阿拉伯国家集体断交以来,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内部修复关系的最新进展。卡塔尔外交部表示,两国复交基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有利于发展双边关系、增强海湾国家团结合作。报道指出,卡塔尔与巴林关系实现和解,是在地区国家努力推动解决争端的背景下实现的。
土耳其与埃及的关系也在持续改善。3月,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访问埃及,成为10余年来首次访问埃及的土耳其外长。4月13日,两国外长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再次举行会晤,同意改善双边关系,把两国外交关系恢复到大使级。
中东媒体及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沙伊两国在缓和关系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对加强地区团结合作、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具有重大意义,在对话协商解决矛盾方面树立了良好示范。
“推动地区国家间关系正常化是维护中东长期和平与繁荣的关键。”阿联酋政策中心主席埃卜特萨姆·凯比告诉本报记者,中方积极斡旋沙伊复交,有力展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阿拉伯国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通过对话和政治途径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重要意义,相信外交接触和合作有利于推动地区和解进程不断向前发展。
地区热点问题逐步降温
“沙特和伊朗实现关系正常化,展示出双方超越分歧的务实态度,对动荡的中东地区来说意义重大。”约旦政治分析人士奥萨马·谢里夫对本报记者表示,沙伊关系改善为地区关系缓和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推动也门、叙利亚和利比亚等中东热点问题降温并逐步实现和平解决,为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当前,也门政治进程保持良好势头。4月14日起,也门政府、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多国联军和胡塞武装进行了为期3天的大规模换俘行动,各方共释放超过880名战俘。4月6日,也门政府高级官员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与沙特国防大臣哈立德·本·萨勒曼举行会谈,商议全面恢复也门和平路线图,并讨论了组建包含胡塞武装在内的联合政府的可能方案。9日,胡塞武装高级官员迈赫迪·马沙特在也门首都萨那会见沙特驻也门大使穆罕默德·贾比尔率领的沙特代表团,双方讨论了续签2022年10月到期的停火协议等议题。联合国秘书长也门问题特使格伦德贝格在安理会通报情况时表示,也门正处于结束8年内战的“关键时刻”。
叙利亚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也迎来新进展。4月12日,叙利亚外长梅克达德抵达沙特西部港口城市吉达,对沙特进行访问并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举行会晤。这是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叙外长首次访问沙特。18日,费萨尔访问叙利亚,叙总统巴沙尔在首都大马士革会见了费萨尔。巴沙尔表示,叙利亚和沙特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应该的自然状态”,这一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反映了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利益”。费萨尔在会见时表示,沙特支持维护叙利亚领土完整、安全和稳定,支持“叙利亚和阿拉伯兄弟国家间的关系恢复正常”。
海合会6个成员国以及埃及、伊拉克、约旦的外长4月14日在沙特城市吉达举行会议,针对叙利亚危机达成共识,强调“阿拉伯世界在结束危机的努力中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性”,并同意加强磋商以确保这些努力取得成功。
奥萨马认为,叙利亚危机旷日持久,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意识到一些西方国家企图改变叙利亚政权的做法已走进死胡同,当前已经到了寻求政治解决方案的时候,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叙利亚摆脱孤立和分裂。
全球安全倡议可信可行
中东地区分析人士普遍指出,面对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美联储激进加息等挑战,谋和平、求发展、促团结成为地区国家的普遍共识。正如沙特国际问题专家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所说,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以及中东地区出现的其他和解进展,根本原因是追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本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各国对发展的渴求使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成为本地区当务之急,各国外交战略自主性正不断增强。
中国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成功斡旋沙特伊朗和解,在促进中东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黎巴嫩《白天报》政治事务编辑萨尔基斯·卡萨尔扬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双边关系改善,有效缓解了中东地区紧张局势,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也让世界看到了全球安全倡议不仅是可信的,更是可行的。中国致力于在中东地区发挥建设性作用,不仅有利于维护中东地区和平与安全,也让历经动荡的中东地区人民进一步理解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深刻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志超认为,近期中东出现“和解潮”,是国际和地区局势多重作用的结果。地区国家日益意识到冲突和对抗不利于地区稳定,严重影响自身发展与转型,并引发外部势力干涉。中国作为中立、公正、友好的第三方,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劝和促谈作用,是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中国成功调解沙伊矛盾,是中方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有力促进了中东和平与稳定。
“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始终秉持公平正义,支持地区国家通过谈判协商处理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不掺杂一己私利,得到地区国家的认可、支持和积极回应。”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对本报记者表示,“拉一派、打一派”“分而治之”“阵营对抗”从来不是处理安全问题的正确方式,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通过发展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全的土壤,才是解决中东问题的正确途径。“此次沙伊复交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和积极反响,越来越多的国家由此更坚信,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是解决国际争端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