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4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找回传统村落的烟火气(记者手记)

赵 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0日   第 07 版)

  春日里,走进一个个传统村落,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令人忘却了城市的忙碌和喧嚣,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体会返璞归真的放松与惬意。

  多年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全国目前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这些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国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独有的生活习俗,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厚重的农耕文明历史,也是人们绵长乡愁的情感寄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与社会价值。

  保护好传统村落,首先要保住村落里的历史建筑。2012年我国建立传统村落名录制度,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传统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不过,相较于遍布中华大地的村落,列入名录的传统村落数量还是太少。采访中,我们不时看到,有些村落的历史建筑在自然损毁、人为伤害下,已经岌岌可危,甚至坍塌破败。

  保住有形的建筑,才能保住传统村落的整体性,才能为保留传统村落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基础。常住村民减少导致“空心化”,生活水平提高免不了拆旧建新,风雨侵蚀造成自然损毁,都给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形成挑战。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抢救性地保护传统村落建筑。分类评级、精准施策;实施集中连片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和传统风貌;使用传统建造技术以及既有传统建筑材料……在各方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生命力得到了延续。

  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还必须持续关注村民生活的改善。这是一项难度不小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村落里建筑物的保护,应当保持原貌,修旧如旧,不破坏其整体性与独特性;另一方面,居住其中的村民需要现代化生活,拆旧立新、装修改造等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是传统村落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些地方开展了有效探索。比如,鼓励村民原址居住,保持村落原有形态、生活方式的传承延续;允许村民在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部分改建装修;鼓励在传统村落内发展传统农产品、美食、手工艺、特色种植等行业,利用传统建筑开设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民宿等,发展乡村经济提高村民收入。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找回传统村落的烟火气。

  传统村落保护,依然在探索中前行。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平衡,让传统村落融入现代生活;如何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让传统村落人气兴旺;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民收入……这些问题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