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4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编辑手记)

向子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3日   第 07 版)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独特底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传统村落因为各种原因,在寂寂无闻中慢慢消失,随之消逝的还有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风俗、方言俚语等宝贵的历史文化传承。

  老房子没来得及修复就倒了,新建的房子却破坏了原有的建筑风貌;传统村落风貌亟待保护,住在里面的村民却有现代化的生产生活需求;古建筑虽然保护下来了,但里面却没有人住,村落缺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段时间,我们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反映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探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为传统村落保护建言献策。

  传统村落要“留”下来,更要“活”起来、“旺”起来。保护传统村落不仅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传统村落要严保护,更要谋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地方都在为保护传统村落想办法、蹚路子:有的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办起农家乐、建起了民宿;有的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农业;还有的引来社会资本,修复古宅古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些有益的尝试,都在保护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中形成良性循环,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

  当然,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少地方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它们走出“深闺”,成为网友们热捧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行、休闲度假。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传统村落的保护都会更加科学精准。为人们留下家园、留住乡愁的同时,也能紧紧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让传统村落的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