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两会特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3月11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本报记者 王 浩 葛孟超 刘温馨 齐志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1日   第 11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代表委员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要紧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代表委员表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完善监测机制,精准防返贫。

  “要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不漏一户一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代表说。

  “村民喝上放心水,住房条件改善,生活条件更好了。”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正强代表建议,要持续加大教育、医疗投入,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加强基层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稳定帮扶政策,投入不减力。

  “产业带动、就业拉动、政策推动,帮扶力量拧成一股绳,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挣。”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薛明耀代表说,要坚持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等政策不断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脱贫产业茁壮成长。

  “要继续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集中力量,精准支持,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委员说。

  凝聚帮扶合力,保障更有力。

  “浙江着力推动东西部协作,近3年在对口帮扶地区实施科技联合项目300余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高鹰忠代表表示,接下来,要继续坚持需求导向,强化资金、项目、人才一体化配置,在科技帮扶项目实施、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代表委员表示,要深化东西部协作,持续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继续实施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更好发挥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作用,为致富增收保驾护航。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代表委员表示,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强脱贫产业,让群众口袋鼓起来。西藏自治区巴青县江绵乡坡荣塘村党支部书记其德代表表示,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把更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河南省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永涛代表表示,在产品质量、品牌塑造、市场推广上狠下功夫,才能擦亮特色产业金字招牌,让乡村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壮大脱贫产业,通过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的差距。亳州大力发展中药材、粮油等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710亿元。”安徽省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代表说。

  “推动农村地区传统手工艺振兴,建立文旅融合的乡村特色产业新模式,是解决农村就业的重要举措。”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代表建议,建立乡村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并推广成功经验。

  端稳就业“饭碗”,让群众生活有奔头。“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村里的花卉、榛子等产业发展起来,吸纳不少脱贫群众就业。”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盛家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盛秀玲代表建议,要用好产业帮扶项目,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

  改善公共服务,让群众日子更幸福。“解决孩子上学、群众看病、养老等民生需求,要持续发力不松劲。”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党委书记杨松委员说,应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逐步推广日间照料、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着力加强薄弱环节。

  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广大脱贫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不断提升。

  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委员表示,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应建立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广大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打造乡村发展新引擎。

  “数字经济在挖掘乡村发展潜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大有作为。”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苗伟代表建议,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我们探索‘一棵草到一杯奶’全产业链建设,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代表说,要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多元产业发展为支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做到选出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河南省新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建平代表说,要构建全周期、全方位、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各类人才在广袤天地都有用武之地。

  “鼓励脱贫地区青壮年、大学生回乡创业,促进和鼓励人才交流,特别是加强东西部人才交流。”宜垦(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中红委员说。

  建设和美乡村。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廷·巴特尔委员表示,乡村振兴,要“外在美”与“内在美”一起抓。广东省罗定市黎少镇隆久村党总支书记李小兰代表建议,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立足乡村实际,精准施策,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引导大家广泛参与。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乡井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温善连代表建议,充实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组织培训群众文艺骨干,吸引一专多能、本领过硬的文化人才。

  代表委员表示,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乐享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张文、刘军国、贺林平、黄福特、邵玉姿、韩鑫、窦皓、张枨、徐驭尧、刘佳华、张伟昊、苏滨、王瑨参与采写)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