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绿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绿色焦点)

本报记者 寇江泽 贺 勇 王云娜 王崟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2日   第 19 版)

  图①:山西省永济市伍姓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风光秀美。
  李向东摄(人民视觉)
  图②:安徽省淮北市东湖湿地公园,翠鸟与绽放的梅花相映生辉。
  王 文摄(人民视觉)
  图③:甘肃省嘉峪关市雄关广场,小朋友在蓝天下快乐玩耍。
  马玉福摄(人民视觉)
  图④:四川省阆中市桥楼乡,护林员在老牛山林区巡查。
  王玉贵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本报记者深入多地采访,通过各地区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新作为,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共建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城市里蓝天如洗、空气清新,小朋友们在公园绿地开心玩耍;长江两岸水清景美,江面上“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不时跃起;国家公园里草木蔓发,生态系统日益生机盎然……

  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神州大地上,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铺展开来。

  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

  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首次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

  “入网车辆数1409910,当前在线43333,上线率30.7%,污染排放重点关注车辆总数2986。”记者走进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会商大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映入眼帘,代表渣土车、货车等不同类型车辆的红黄绿小圆点在北京路网图上移动,右侧各种滚动信息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工况异常的重点车辆。

  “这是移动源排放远程在线监测综合平台,可以实时查看接入平台的每一辆车的运行和排放状况。”监测中心污染源室主任杨妍妍说,“相当于给车辆安装上了‘健康监测仪’,车主和我们都可以看到车辆的‘健康状况’。”

  治理大气污染,北京持续发力。2022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降至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0年来,北京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降幅近七成,大气治理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接续实施,产业、能源、运输等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从有PM2.5监测数据以来,PM2.5年均浓度首次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为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5%;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至1%以内,为0.9%。我国已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蓝天保卫战是一场硬仗,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大气质量持续向好,北京压减燃煤、工业减排等工程性减排措施已接近尾声,进一步降低PM2.5浓度必须向管理要减排,向科技要成效。“一微克一微克地‘抠’,久久为功才能蓝天永驻。”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表示。

  移动源排放远程在线监测综合平台,正是北京市以“科技赋能”提升大气治理科技化、精细化水平的一个缩影。监测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冯谦表示:“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持续对这套系统进行更新迭代。比如,目前主要监测氮氧化物排放,今后要努力实现多种污染物的排放监测。”

  “尽管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但大气治理仍处于负重爬坡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尽最大努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于建华说。

  统筹PM2.5、臭氧协同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有序推进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动锅炉、工业炉窑综合治理,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正攻坚克难,扎实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水清岸美,“颜值”日新

  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增至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暖阳高照,几只野鸭在水中嬉戏,划开一泓碧水。行人漫步沿湖栈道,欣赏怡人风景……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漕溪港湿地公园,美得令人陶醉。

  这里曾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漕溪港最早是一口鱼塘,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往塘里排放,日积月累,鱼塘臭不可闻,压根不敢开窗透气。”在附近居住了10多年的居民蒋超回忆。

  漕溪港通过涵洞与湘江相连。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居民生活品质,还对湘江水质造成威胁。为了守护一江碧水,2017年起,湘阴县陆续投入1.24亿元,开展漕溪港水环境治理。

  治水先清污。当地从漕溪港水域清理出近26万立方米淤泥、8万吨垃圾,投放生石灰等净化水体。水质提升后,又投入鱼苗、种植水草,进一步净化水质。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湘阴县在漕溪港周围铺设、改造32公里截污管网,将污水统一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2020年,漕溪港湖内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为了形成长效机制,维护漕溪港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湘阴县对215个排污(渍)口进行全面监测,利用智慧河湖管理平台对重点水域和岸线采取24小时全天候视频监控。

  “过去个别工厂偷排污水,现在有了这些‘千里眼’,能够实时掌握排污情况,水环境保护也有了更强的科技支撑。”湘阴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高兴介绍。目前湖内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昔日“臭水港”,今朝“靓公园”,漕溪港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过去恨不得绕道走。如今,公园建好了,风景美、空气好,我们经常来散步锻炼。”蒋超说,“鸟儿是‘生态试纸’。不久前,我还在漕溪港看到了珍稀候鸟,这说明生态环境真的越来越好了!”

  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越来越多的河流湖泊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山西省永济市涑水河入黄口,芦苇依依,碧波荡漾。当地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新建沉水植物塘3个、潜流湿地2个,栽植狐尾藻、眼子菜等水生植物150余万株。河水经过三级21个沉水塘和两个潜流湿地层层净化,汇入黄河河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表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2022年,全国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增加到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水质总体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近岸海域优良海水水质比例为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加大河湖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沿江排污口整治,扎实推进洞庭湖区总磷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当前,湘阴县正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推进水生态治理保护。

  今年,各地区各部门将坚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长江流域磷污染综合治理,深化长江经济带和沿黄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强化重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

  青山添绿,生态向好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

  武夷山国家公园,一场雨刚过,山间弥漫着雾气。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村民李万松往腰间别上一把柴刀,出发巡山。父辈以砍树为生,李万松却成了一名护林员。

  山路上,流水潺潺,鸟鸣相伴。“听,是猴子在叫。”“看,这是野猪留下的脚印。”一路上,李万松用巡护仪记录下发现的珍稀动植物,“国家公园建立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巡护中发现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数量越来越多。”

  武夷山有着宝贵的生态人文资源,前些年却面临着生态破坏的威胁。当地几乎家家户户以茶为生,随着茶叶价值提高,毁林种茶的情况时有发生。2016年,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当地政府联合执法,茶山整治就是双方共同开展的一项重要生态保护工作。

  拔除违规种植的茶苗,恢复山体绿化,补植阔叶树……毁林种茶的现象被迅速遏制。同时,武夷山全面推广生态茶园模式,建成生态茶园11万亩。

  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星村镇大坪洲一处生态茶园示范点,是茶农方舟家的山场。一垄垄绿色茶苗随着山体的梯度,掀起层层绿浪。“好生态带来好品质,好品质带来好价格。茶叶价格提高了,人们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方舟说。

  李万松家也有大片生态茶园。采用生态种植方式,李万松的茶园面积没扩大,收益却比前些年高出不少。“不打化肥、不施农药,生态茶园种出的茶品质更好、单价更高,还不愁卖!”他道出其中奥秘。

  青山添绿,生态向好。武夷山国家公园已记录到高等植物3404种、高等脊椎动物775种、昆虫7925种,累计发现并公布新物种17个。近10年,武夷山市城区PM2.5等空气质量指标远优于国家一级水平,森林覆盖率从2014年的79.2%提升至2022年的80.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自2000年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

  到武夷山国家公园登天游峰,游九曲溪,赏青山绿水,人们感受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污染防治,筑牢生态屏障,积极融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推进生态茶园模式全覆盖,保护好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片林,让青山永远成为武夷山的骄傲,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武夷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继文说。

  今年,我国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健全生态监管制度,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