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广西北流引进乡村规划师

村庄变美 产业兴旺

本报记者 张云河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17日   第 18 版)

  灰瓦青砖镬耳屋,古韵新风入画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新圩镇河村里,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修缮后的旧房子“变身”画室、课堂、文艺创作基地等。“村容好,颜值高,咱们的家园变样了!”村民们语气中透着自豪。

  变化源自乡村规划的实施。2019年起,北流市立足发展实际,提高乡村规划编制质量和效果,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河村等村庄面貌大幅改善。

  古色古香的村史馆前,一幅巨大的“村庄规划示意图”映入眼帘。永久基本农田、村民房屋……各不一样的图例将河村规划中的边界、用途、风貌等标注得一目了然。

  “村庄规划虽小,却肩负大使命。”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家平说,“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既要考虑乡村旅游、现代特色农业等产业融合,也要营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还不能破坏好生态,多亏有乡村规划师帮忙。”

  作为乡村规划师,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院长鲍国志一到河村,就住进了村民家里。从规划编制到建筑设计,他实行全程挂点服务。“做好乡村规划,要‘一村一品’,不能千村一貌。必须先了解农民需求,尊重农民意愿。”每次出去实地考察,他都是边走边记。“对村子情况充分了解,才能就地取材。”

  如今,北流市22个乡镇均已配备了像鲍国志这样的乡村规划师,村庄规划编制覆盖118个行政村。为了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北流还动员驻村第一书记、村民理事会、党员义工、群众志愿者等积极参与,通过各种院坝会让群众参与乡村规划全过程,挖掘各村农耕、民俗等乡土文化,规划变得更接地气、更顺民意。

  “现在村里那么漂亮,又有了村办企业,我每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不用外出打工了。”从东莞返乡的村民谭芝说,河村引进了一家箱包厂,为7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同在北流,丹霞地貌的铜石岭脚下,民安镇丰村村民梁义南领到工资,3000多元一个月让他很满意。“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里很多人靠旅游发了家。”

  村容改善和特色旅游结合,是丰村村庄规划的发展方向。落实规划中,大伙儿编了个顺口溜:“建房不占田,房子建林间。垃圾分分类,废物变资源。房前养花草,屋后种菜园。”村民们在自家房前屋后建起了微庭院、微菜园、微果园,村子变美了,乡村旅游热起来,村民们纷纷点赞:“环境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大家脸上的笑容都越来越多了。”

  村庄规划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北流市遵循“先有规划后建项目”原则,根据村庄自然条件和村民集体意愿,在村庄规划上适当“留白”,为乡村民生设施、文旅设施及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提供发展空间。目前已引进企业100多家,今后将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