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民主政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09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让非遗资源活起来(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王永战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09日   第 18 版)

  来回穿梭,针线飞舞在绣面上,眼前一簇团花若隐若现。来到四川成都杨华珍藏羌织绣技能大师工作室,杨华珍一双巧手灵巧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工作室墙壁上,各种藏羌织绣作品镶嵌在裱框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成都市政协常委,杨华珍不仅身体力行创作织绣产品,还把精力投入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

  为何要着眼非遗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谈起这一建议,杨华珍形容是“实践的产物”。2008年汶川地震后,离开老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来到成都,与十几个姐妹成立协会传播藏羌织绣艺术,杨华珍没少经历坎坷。一开始担心藏羌织绣产品卖不出去,杨华珍曾和姐妹们在街头摆起地摊,而当发现顾客都喜欢精致的织绣产品,杨华珍和姐妹们尝试成立工作室,将织绣产品裱框展示并打开了销路。杨华珍说,这些年将非遗藏羌织绣与一些国际品牌结合,为其设计主题图案,既扩大了非遗项目影响,更好促进传播,还为藏羌织绣艺人带来更高收入,促进非遗传承。

  正是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杨华珍在提案中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搭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的知识产权平台,促进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进而形成以文化研究—创新创造—传播推广为一体的传统非遗传承发展模式,让非遗与当代品牌紧密结合。“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有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参加国际授权展和各类展示展览,找到契合非遗特色的品牌方达成合作,让非遗项目焕发新活力。”杨华珍说。

  除了让非遗资源找到品牌落地,杨华珍还尝试让非遗资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最近,杨华珍就忙着组织藏羌织绣技能培训班,教脱贫地区的刺绣艺人设计符合年轻人喜好的卡包和图案。在杨华珍看来,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非遗项目才能更好帮助当地实现乡村振兴。“我所有的建议提案都来自自己的亲身实践,我想把好的做法推广开来,让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和发挥作用。”杨华珍说。如今,她的徒弟也在汶川等地办起了技能培训班,还发展起了来料加工业务,带动千余名妇女就业。

  2022年,杨华珍开始把目光放在“运用互联网经济推动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并在市级两会期间提交了相关建议。“这还是受了儿子的启发。”杨华珍说,儿子冯旸在高校从事文化研究,如今也接过了藏羌织绣技艺的接力棒。发行藏羌织绣作品《十二生肖—虎》数字藏品,搭建非遗数字藏品展示平台,在冯旸的努力下,藏羌织绣有了更多传播渠道,在网上备受关注。受此启发,杨华珍提出应加强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运用互联网渠道推广非遗项目文化,让非遗更具创新活力。

  “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非遗产品才能更好走出去。”谈及未来,杨华珍打算一方面推动更多非遗项目“上网”露脸,一方面继续举办藏羌织绣技能培训班,发展来料加工等产业模式,让藏羌织绣带动更多残疾人和妇女就业。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