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体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1月19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完善体育设施 推进全民健身(体坛观澜)

张伟昊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9日   第 14 版)

  期待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让运动健身和体育休闲塑造健康生活新风尚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不知不觉间,群众身边的健身步道越来越多。时常看到在公园中、小区里、马路边,人们在健身步道上或慢跑或快走或漫步,各得其乐。    

  由于简单方便、老少皆宜,近年来,健步走成为广受欢迎的运动方式。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在19—59岁人群的主要运动项目中,健步走是参与度最高的运动之一,占比达22.7%;在老年人群体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1.6%。

  为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各地积极推进健身步道建设,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的因地制宜,把城市的边角地块改造成蜿蜒曲折的健身步道;有的打通服务群众健身的“最后一公里”,将健身步道建到群众身边……美观、便捷的健身设施,为健康筑基,为生活添彩。

  不仅覆盖广,还屡有创新之举。从数字智能建设到生态景观赋能,健身步道规划和建设越来越“高大上”。江苏南京奥体中心智慧健身步道具备人脸识别注册、即时心率提醒等功能,将科技融入运动健身;北京通州打造园林健身步道系统,促进区域内健身步道、沿河步道、城市绿道互联互通,推动健身设施共建共享;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在健身步道桩上设有二维码,接入步道的位置、天气、线路、救援、周边农家乐等服务信息。这些新探索,让人眼前一亮。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完善健身步道建设,一方面降低了群众体育的参与门槛,一方面提升了用户体验,在运动的普及性与高品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这些经验,在推广其他运动项目时值得借鉴。

  从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到惠及万家的生活风尚,全民健身已融入大众生活。网络健全、设施完善、群众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变成现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不断加大,城乡基本建成“15分钟健身圈”。期待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让运动健身和体育休闲塑造健康生活新风尚。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