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财经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1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使用“银行”字样要规范(财经观)

葛孟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9日   第 18 版)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对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概念的“名称”越是重视、越是“较真”,越能维护市场秩序和各类经济主体合法权益

  

  不久前,银保监会、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对“银行”字样使用的主体范围、名称含义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主体进一步整改规范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行为。

  “银行”是带有金融属性的专业机构名称,具有特定的含义。我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然而,近年来市场上频繁出现企事业单位、个人,甚至政府部门不当使用“银行”字样的情况。比如,一些并非从事金融业务的工商企业使用“时间银行”“粮食银行”等名称,实际上,完全可以用“仓库”等替换。此外,在微博、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上也出现了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情况,社会影响恶劣。

  规范使用“银行”字样,看似只是与企业名称相关的“小事”,实则关乎金融安全以及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违法使用“银行”字样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一些机构在线下线上成立的“山寨银行”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威胁着老百姓“钱袋子”的安全,也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其次,有的企业标识“银行”字样,开展的却不是金融业务,会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就像“粮食银行”,本是一种吸收农户余粮的新型粮食经营业态,却有个别不法企业借用“粮食银行”的名义,向农户非法集资,让不少农户上当受骗。这种自称“银行”的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社会公众对金融和银行业的信心。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对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概念的“名称”越是重视、越是“较真”,越能维护市场秩序和各类经济主体合法权益。比如,理财产品名称应当恰当反映产品属性,不得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以及易引发争议的模糊性语言;对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银行保险机构可在产品名称和营销宣传中使用“养老”字样,其他金融产品不得在名称和营销宣传中使用“养老”或其他可能造成混淆的字样……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规范金融产品和服务“名称”、活动宣传“措辞”的管理规定,此类监管应多多益善。

  当前,整改规范违法使用“银行”字样活动正在开展中。金融监管部门应以此为抓手,加强对违法从事金融行为的监管,同时要与市场监管、网络信息、司法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整治效果。对相关机构来说,应主动对标通知要求,及时整改整顿。对消费者个人而言,要继续学习金融知识,不断提高金融素养,办理金融业务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谨防掉入各类违法金融机构和金融诈骗的陷阱。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