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1月0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大道之行)

本报记者 王海林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5日   第 03 版)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是我这一生中最幸福的事。这是我与中国人民深厚情谊的最好见证。”谈起习近平主席的回信,美国学者潘维廉难掩内心激动。

  1988年,潘维廉从美国来到厦门大学学习中文,并成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外籍教师,从此在中国生活、工作。2018年,他整理了在中国30年间与家人的往来通信,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一书。书里汇集了他写给家人的47封信件,以一个长期在华生活的外国人的视角,记录和展现了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新书首发后,潘维廉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一封信,随信寄赠了这本书。2019年农历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给潘维廉回信,祝贺他的新书出版,感谢他把人生30年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习近平主席在信中写道:“我相信,你将会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一个更多造福世界和人类的中国,你笔下的中国故事也一定会更精彩。”潘维廉感慨道:“没想到习近平主席这么快就给我回信了,我喜出望外、倍感荣幸。”

  因为常年在福建生活,潘维廉对当地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潘维廉回忆说,习近平主席在厦门工作期间,领导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带领厦门人民走出了一条双向辐射的开放发展之路。他还特别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听到有市民群众发出“筼筜湖何时不再黑臭”的呼声后,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真抓实干整治污染、改善环境……曾经的臭水湖,经过治理后碧波荡漾、白鹭翱翔,成为厦门生态和谐的象征。

  福建沿海城市宁德,潘威廉去过很多次,见证了那里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转变为以“宁德模式”闻名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习近平主席在宁德工作时,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宁德9个县,倡导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后来无论在地方还是到中央工作,他始终牵挂着宁德的发展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潘维廉感慨地说。

  在办公室,潘维廉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珍藏的3件物品:一件是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一件是中国政府友谊奖证书,还有一件是“福建省荣誉公民”证书。

  “福建省荣誉公民”证书是2001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颁发给潘维廉,并鼓励他继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些话时时激励着我,成为我驰而不息、用心观察中国的动力。”潘维廉后来陆续出版了10余本有关中国及福建地域文化方面的图书,“我要介绍好中国,不负嘱托”。

  在中国生活期间,潘维廉走访了很多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农村地区的脱贫成效。”潘维廉说,无论是在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还是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都能看到繁荣发展景象。当地民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医疗卫生和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如今,14亿多人口的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我感受到习近平主席深厚的为民情怀。”

  潘维廉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到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还有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造出奇迹,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30多年来,我见证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并积极参与其中。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我有颗中国心。”潘维廉说,“我将继续记录下身边的发展故事,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可爱可敬的中国。”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