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杂志创办于1951年5月,是我国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2015年6月,我正式入职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暨儒学高等研究院。当时,我既庆幸自己能成为这一老牌精品期刊的编辑,但也担心因为编辑工作繁杂,耽误了自己的学术梦想。
《文史哲》的历史和工作后的经历,渐渐让我消除了担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刊的首家高校文科学报,《文史哲》凭借一大批著名学者构成的编辑班底,在新中国早期学术史上留下了引领者的英姿,召唤后来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
每年春季,是《文史哲》编辑部最繁忙的时节。从筹备“人文高端论坛”,到与《中华读书报》联袂评选上一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我和同事们铆足了劲儿,努力将最有价值的学术内容呈现给公众。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守正创新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021年,在《文史哲》创刊70周年之际,《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70年来的办刊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很快给我们回了信,肯定《文史哲》“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希望我们“再接再厉,把刊物办得更好”。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理当保持求真创新劲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了助力中华优秀文化更好走出去,我们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合作出版《文史哲》英文版,向海外介绍中国人文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实践证明,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学者能够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可以在国际对话中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进一步弘扬“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的办刊宗旨,我们一定能推出更多优秀学术成果。
高品质的学术期刊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担负起时代使命,发挥好期刊作用,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文史哲》编辑部编辑,本报记者李蕊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