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2022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勇毅前行

国纪平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30日   第 03 版)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回首2022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时代之问迫切需要解答。

  动荡的世界,亟须稳定人心的力量;变革的时代,呼唤胸怀天下的担当。

  回首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标注了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新起点。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谋世界之大同,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携手各方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

  “这个在世界范围内被称为亚洲巨人的国家通过举办体育盛会开启了2022年”,“这一年中国最重大的事件是中共二十大召开,这开启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古巴拉美社近日在题为《2022年是中国全力以赴的一年》的报道中写道。

  新春伊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行。来自五大洲的31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开幕式。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冰雪雕刻的“中国门”,“迎客松”造型的璀璨焰火,寓意团结和吉祥的中国结图案,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的主火炬……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在奥林匹克历史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梦幻五环”与浪漫唯美的“大雪花”火炬台同框,让人们重温了中国人民追逐、实现奥运梦想的历程。从100多年前提出“奥运三问”,到如今成就“双奥之城”,中国追逐奥运梦想的历程,正是中国从贫弱走向富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追随潮流到引领时代的历程。北京冬奥会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中国,也让世界对中国道路有了全新的认识。

  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各国政党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等致电、致函或来访,热烈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热烈祝贺中共二十大成功举行,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的美好祝愿,也表达对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期待。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我们历来主张,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铿锵话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不懈追求。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踏上新征程。在北京,习近平主席同多位外国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泰国曼谷、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习近平主席出席一系列多边峰会,会见几十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深刻阐释中共二十大精神,郑重宣示中国继续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坚定抉择,响亮发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强音。

  “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取得了堪称时代奇迹的伟大发展成就,并在国际上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团结和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风范”“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是渴望进步与繁荣的各国人民向往的楷模”……外国领导人表达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相信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带来新的合作机遇。

  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我们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朝着现代化梦想砥砺奋进的中国,必将继续书写推动全人类进步的伟大篇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面对深刻而宏阔的历史之变,世界更加需要引领时代的思想、化解挑战的良方、凝聚共识的力量。

  “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这样阐述应对时代挑战、共创美好未来的中国主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一年来,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国际形势演变和历史发展规律,倡导国际社会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险所惧,勇敢面对挑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

  “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以“大船”与“小船”为喻,深刻阐明人类命运与共,只有同舟共济才能驶向光明未来。

  “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

  “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要发扬大家庭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习近平主席赴印尼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赴泰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从宏阔时空维度剖析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为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提供中国方案。

  …………

  世界大势浩浩荡荡,惟智者勇者挺立潮头。回望2022年,从运筹多边外交到引领双边关系,从密切大国互动到深化南南合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不移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更开阔的格局、更高远的志向、更坚定的行动同各国携手前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世界要好起来,大国要作表率;大国如何相处,攸关人类前途。一年来,中国从对世界、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中国坚决抵制美国的错误对华政策,推动探索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习近平主席两次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话,在巴厘岛举行三年来中美元首首次面对面会晤,剖析中美关系实质,划出中方底线红线,强调应摒弃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思维,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面对美方执意把中国作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大肆围堵打压挑衅,中方采取坚决行动,反制强权霸凌。

  面对全球性动荡变革,中俄保持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沟通。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北京实现“冬奥之约”,在撒马尔罕举行重要会晤,为中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行提供战略引领。一年来,中俄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政治和战略互信更加巩固。两国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贸易额迈向2000亿美元大关。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的中俄关系坚如磐石,不受干扰挑拨,无惧风云变幻。

  中国坚持对欧友好合作取向,致力于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友好是中国对欧政策的主基调,合作是中国对欧政策的总目标。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欧方领导人举行20余次通话和会晤,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中欧贸易投资逆势增长,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中欧在国际舞台上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把团结合作镌刻在亚洲版图上,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起步有力,势头强劲,双方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2—2025),向着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坚定前行。中国与印尼就共建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中国与泰国宣布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中国同中亚各国隆重庆祝建交30周年,一致同意将“中国+中亚五国”机制提升到元首层级,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并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双边层面就践行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习近平主席赴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深刻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强调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上合组织擘画了前进路线图、描绘了合作新前景。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断抬头,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中国坚定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汇聚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合力。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中国成功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和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发出金砖强音,为实现全球复苏发展注入金砖动力。习近平主席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展开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海宣布加强建立起来的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合作全方位提升,中拉深化战略性共识,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取得突破性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

  “越是在困难时刻,越能体现出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意义。”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表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行大道、利天下、得人心,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力量。

  和平是人类共同事业,需要各方共同争取和维护

  人类历史反复印证这样一个道理: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2022年,乌克兰危机牵动世界,成为冲击国际秩序的最大变量。这场危机不仅打破欧洲和平,也给世界增添了更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

  从安全视角看,个别大国不仅没有对自身在危机爆发过程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作出任何反思,反而一再拱火助战,增加了恢复和平的难度,导致全球安全赤字更加凸显;

  从秩序视角看,个别大国为了从乌克兰危机中渔利,强推非黑即白、非友即敌的霸道逻辑,逼迫各国选边站队,导致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空前承压;

  从发展视角看,个别大国拉拢盟友滥施单边制裁,不断将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加剧世界金融、贸易、能源、科技、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复苏更趋艰难。

  面对危机延宕,尽快实现停火止战,是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也应是负责任大国为之努力的方向。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遵循劝和促谈的正确方向,探寻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

  3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明确指出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11月4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共同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共同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为危机地区的平民过冬纾困。“四个应该”和“四个共同”,表明了中国以自己的方式,为劝和促谈、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坚定立场。针对不断上升的核冲突风险,中方推动各方遵守2022年1月发表的《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

  当今世界,安全问题早已超越国界,各国安危与共、唇齿相依。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安全难题,决不能用制造问题的陈旧思维模式。

  立足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倡议进一步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提供了新方向。

  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再到首届中阿峰会、中海峰会……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诠释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和要义,为构建全球安全共同体凝聚共识。半年多来,已有70多个国家对全球安全倡议表示赞赏支持。“全球安全倡议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有助于推动构建新的地区安全框架、解决地缘政治危机”“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以协同合作的发展方式取代通过强权竞争与军备竞赛来实现安全最大化的冷战零和思维”“全球安全倡议将有力捍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安全倡议回应了各方对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顺应了世界各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团结的共同追求,响应了世界各国人民共克时艰、携手开创疫后美好世界的普遍愿望,为破解全球安全治理难题、弥合全球安全鸿沟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人类共同事业,需要各方共同争取和维护。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中国将继续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同行,开辟出迈向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康庄大道。

  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

  今年11月,人类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地球第八十亿名居民诞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这个里程碑时刻,国际社会“在庆祝多样性和发展进步的同时,也要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当前,全球发展进程正在遭受严重冲击,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世界新增1亿多贫困人口,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粮食安全、教育、就业、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面临更多困难。

  在全球发展的关键当口,中国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始终不渝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不断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6月24日晚,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灯光璀璨,18个与会国国旗旗阵熠熠生辉。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7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

  “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共同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等四点主张,强调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为新形势下推进全球发展事业和国际发展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指明方向。

  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投入、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等,为动员全球发展资源、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中国贡献。对话会发布一份包含32项举措的成果清单,包括成立全球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发起“促进粮食生产专项行动”、建立国际疫苗创新与研发合作联盟等,是中国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率先行动。中国胸怀天下、担当尽责,为各国聚焦发展、团结发展、共同发展吹响了“集结号”,铺设了“快车道”。

  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全球发展倡议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全球发展倡议,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倡议被写入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中拉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首届中阿峰会等相关成果文件。国际组织负责人指出,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契合,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方面,中国所作努力无可比拟。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纵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中国将继续与各国携手并肩,加强发展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汇聚促进共同发展的强大共识和合力,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新时代,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

  当地时间12月19日凌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框架”赢得了世界的欢呼。《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认为,“框架”的达成“不仅是中国的胜利,也是中国引领下世界的胜利”。事实再次证明,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

  尽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变,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历史使命也没有变。

  “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应该同舟共济”“分裂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团结共生才是正确选择”“我们要团结协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大力倡导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合作,为因应时代挑战指明正确方向。中国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推动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注入强大正能量。

  2022年的世界并不太平,个别大国为了维护霸权地位,重拾冷战思维,制造阵营对立,进一步加剧了动荡与分裂,让本来就问题缠身的世界雪上加霜。

  这一年,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中国的有力行动为维护国际秩序稳定、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发挥关键作用。联合国感谢中方对联合国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强调同中国的伙伴关系是联合国和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和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始终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同国际社会一道动员全球资源,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全球发展。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中方提出金砖国家应该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公道、反对霸道,维护公平、反对霸凌,维护团结、反对分裂;在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上,中方推动成员国元首发表关于维护国际能源安全、维护国际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多元化等4份重磅声明;在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上,中方第一个公开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倡议……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萨帕特罗指出,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国际秩序,积极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在世界各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当下,中国主张和行动有利于推动各方携手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当今世界,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关键时刻,中国携手世界上一切正义力量,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充分展现了团结的力量。

  中国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寸步不让,在台湾、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敢于亮剑、坚决斗争,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彰显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责任担当,得到国际正义力量的共同支持。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中方坚决斗争、坚定反制,充分彰显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的坚定意志。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认同,占世界人口80%以上的国家同中国站在一起,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更加巩固。

  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挑战越棘手,越需要勠力同心。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就一定能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浩瀚太空,共逐梦想。在推进本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中国坚持开放合作,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中国空间站,已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被称为“一个伟大范例”。

  美国学者罗伯特·赖特在《非零和年代——人类命运的逻辑》中写道:“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在跟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参与非零和博弈,相互依赖的范围随之扩大,社会复杂性的深度与广度随之增加。”审视今天的世界,各国命运也早已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如何与时俱进建立起非零和的思维与格局,日益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回顾一年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相互成就、互利共赢是一个突出特征。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背景下,中国将“共赢”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充分彰显“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的中国智慧,生动展现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大国担当。

  为了实现共赢,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主动与各国分享中国机遇。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展现强大韧性与活力。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6%。从消博会、服贸会到进博会,一个个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描绘出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各方共享发展机遇的美好图景。今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560.9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在沈阳正式开业,全球光学与光电行业领先企业蔡司的研发生产新基地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首套装置正式投产……“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普遍共识。

  为了实现共赢,中国坚定不移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2022年伊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一年来,中国携手各方高质量实施RCEP,让这一全球最大自贸区安排释放更大红利。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7.9%。中国坚定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世贸组织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成功举行,取得“1+4”成果,在困难时刻展示了世贸组织成员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决心。中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覆盖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暖流。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指出,中国在促进国际贸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共赢,中国继续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今年以来,中国与尼加拉瓜、叙利亚、阿根廷、马拉维、巴勒斯坦等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亚洲,中老铁路开通一年来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发送货物1120万吨,货物品类从10多种拓展至1200多种;在欧洲,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段通车运营,这不仅是“欧洲最现代化的铁路开始投入运营”,更成为“塞尔维亚历史性的时刻”;在拉美,中国与阿根廷正携手建造“基塞”水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49.5亿千瓦时,可满足150万户家庭日常用电……曾经“被遗忘的角落”变身为“希望的田野”,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故事正在全球上演,一幕幕共同发展的生动场景正在不断呈现。

  为了实现共赢,中国坚定不移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中国坚定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不是战略博弈的工具,要推动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让更多国家搭上创新发展的快车。中国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加强同各国的科技创新合作,主动以中国科技助力各国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国深度参与近60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度不断提升。从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到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都有中国团队的积极参与和重要贡献。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中国坚持开放合作、倡导互利共赢,将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

  矗立在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已经成为国际人士观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窗口。

  今年2月,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成为首位到访党史展览馆的外国元首。他说:“我向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崇高敬意。”12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在参观党史展览馆时发出由衷赞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政党,领导了中国革命、改革和发展百年历程,书写了历史奇迹。”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中国之所以能发挥引领时代潮流、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作用,根本原因在于领导中国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从革命年代寄望“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慨陈“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从改革开放开启后希冀“国家总的力量就大了,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到进入新时代后强调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

  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2022年,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友好交往故事书写了新的美好篇章。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努力以建立新型政党关系助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夯实全球政党伙伴关系网络助力完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新征程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中国共产党将自觉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和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不断凝聚各国人民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携手各方共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当今世界,个别国家公然鼓噪分裂对抗,刻意制造意识形态对立和文明隔阂,与人类社会发展潮流背道而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勾画出超越差异分歧的价值同心圆,为国际社会实现最广泛的团结提供价值纽带。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倡导各方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懈努力。

  ***    ***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不断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就是不断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承载着美好希望的2023年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亿万中国人民满怀信心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携手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已经创造辉煌历史的中国人民,必将继续书写属于全人类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

  我们相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