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强省会”战略,以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长沙样板”,探索出一条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路径。
创新驱动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引领区
今年6月,全国创新型城市工作座谈会举行,长沙作为7个代表城市之一发言。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长沙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八,成为创新策源地城市。
长沙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持续攀升,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预计突破660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64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达800亿元;打造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办理的“长沙模式”;A股上市公司达83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10家。
高端引领 锻造战略科技力量主引擎
长沙全力打造“三区两山两中心”科技创新战略平台;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全市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达1754家,国家级平台112家。
以重大科创项目为牵引,推动科技创新实力整体跃升。重点推进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四大省级实验室建设,着力培育种业、工业“五基”、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四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大飞机地面动力学、极端环境电能变换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迅速;计算与数字经济、半导体技术与应用、汽车、现代食品、新能源五家创新研究院全部实体化运行。
科技自强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长沙加快布局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累计投入近1亿元支持近千个基础研究项目,共有119项成果获国家、湖南省自然科学奖。
形成“揭榜挂帅”项目、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有效衔接的技术攻关链条,突破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
鼓励以“高端人才领衔+领军企业主导+科研平台协同”的联合体方式开展技术攻关,累计培育及选派科技领军人才、杰出创新青年、科技特派员1036人。
通过技术攻关,培育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等成果全球领先;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首创鲲鹏CPU、飞腾CPU、麒麟系统生态“两芯一生态”体系。
多措并举 培育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长沙持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梯队,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年均净增1000家左右。
把握“四个80%”导向,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近80%来自企业、市科技计划项目80%由企业承担、技术合同成交额80%以上由企业贡献、市级创新平台80%在企业布局。
打出“科技+金融”组合拳,构建成果转化母基金、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高企风补池等为主的科技金融体系,累计为1067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4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量质双升,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协同创新 跑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度
长沙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三年提升15%,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超50%。
构建市校发展联合体。与中南大学等4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开展全面合作,搭建粤港澳科创产业园等创新平台;与16所高校组建市校创新发展联盟,确定10所在长沙高校22名校领导担任22条产业链首席专家,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与园区、企业多方联动,探索合作共赢;建设“两单两库一平台”,收集各类创新要素信息4万余条。
完善技术交易体系。组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长沙分市场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分市场;建设15家技术转移转化基地,认定市级技术交易服务机构52家,培育认定技术经纪人1100名。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长沙步履铿锵,久久为功。
数据来源:长沙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