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络文艺与传统文化相互赋能(艺海观澜)

丁兆丹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3日   第 20 版)

  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当代文艺创作可从中萃取精华,为己所用;网络文艺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文艺样式,富有创新基因。二者相融相生,为当代文艺创作注入生机活力,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作为我国文艺事业和网络生态新兴组成部分,网络文艺活力充沛,蓬勃发展。其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网络文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融合和相互赋能。一方面,前者对后者的转化创新从自发走向自觉,推动后者融入当代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后者成为前者的“流量密码”,推动网络文艺推陈出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活力,重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连接,深度融合。传播快、互动性强、技术含量高,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网络文艺,正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的有效桥梁,通过场景化和日常化,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约有网民10.5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超过9亿。据抖音年度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该平台书法类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达1074亿。人们利用碎片时间,通过体量轻巧的短视频欣赏、学习篆隶真行草不同书体,进而走进古代碑帖蕴含的历史、历代书家笔墨后的人生。

  不仅书法,很多技术门槛颇高的非遗技艺,也通过网络视听文艺走向千家万户。在直播间向专业戏曲演员学习手眼身法步,跟着短视频流连于斫琴工坊、制陶作坊,成为休闲娱乐新潮流;唢呐、二胡、洞箫等传统乐器,成为新晋网红,付费的民乐通识短视频拥趸众多。国家大剧院推出的“8K+5G”线上直播京剧演出,大大拓展线下演出的覆盖面,吸引近3000万观众在线观看。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传统文化可敬可亲,成为流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水和精神泉流。

  传统文化是网络文艺采之不尽的题材富矿、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近年来,不少“国风国潮”作品成为爆款。以网络音乐来说,仅2020年至2021年,就有50余首国潮音乐播放量过亿,播放量破百万、千万的作品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哪吒闹海、白蛇传等传奇故事,在网络电影中得到新的解读。网络文学创作者也主动调动古典文学资源,同时融入当代视角和现代精神,如《木兰无长兄》《将夜》等。茶艺曲艺、服饰饮食、节气中医等,也成为当前网络文学热门题材,《茗门世家》聚焦茶文化的传承普及,《枕水而眠》书写笔墨情怀,等等。

  众多文博典藏、珍本字画,经由网络文艺得以广泛传播,同时也赋予网络文艺作品以独特的文化意蕴。网络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通过剧情演绎、纪实拍摄、专家访谈等内容,将观众带入传奇往事,深入认识这座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等为一体的文化殿堂。《新鲜博物馆》以舞台剧方式还原历史故事,开启古今跨时空对话。系列短视频《此画怎讲》更巧用动漫形式,将古典名画故事生动演绎成当代生活图景,兼具古意和现代气息。可以说,传统文化的融入让网络文艺“网感”与“美感”兼备。许多作品不仅吸引了国内观众,还频频“走出去”,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等网络剧,从国内“火”到海外。8K中国风水墨动画影片《立秋》,在传统水墨之美的包装下传递当代精神意蕴,为广大网友所喜爱,获得多个国内外奖项。

  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当代文艺创作可从中萃取精华,为己所用;网络文艺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文艺样式,富有创新基因。二者相融相生,为当代文艺创作注入生机活力,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人们尤其青少年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未来,网络文艺当继续探索二者融合创新之路,进一步打开文化格局,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