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师傅们说:“抓紧干,把时间抢回来。”这是劳动者的朴素想法,也是上海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埋头奋进的生动写照
前不久的一天凌晨,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建设现场灯火通明。当晚,一座长达190米、总重1.58万吨的桥体,在空中成功旋转至指定位置,且最大转体误差控制在1.5毫米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工程调度科科长徐京海兴奋地说:“这一工程对上海提升城市能级、支撑虹桥商务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更要风雨兼程、埋头实干。”
上海是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把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筑基计划”“领跑计划”“雁阵计划”……最近,上海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争取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如今,锚定目标、务实苦干日益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注重总量增长,也要注重结构性升级。前不久,上海举办“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动,向国内外市场主体和投资者推介启动8个重特大项目,总投资约1.8万亿元。投资重特大项目,是否好赖都行、热闹就好?上海果断说“不”。浦东综合交通枢纽、新一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这些重特大项目的开工,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上海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立足项目谋发展,“质”与“量”并重,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
从全局中谋求发展之道,要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对上海而言,青浦、奉贤、嘉定、松江、南汇“五个新城”建设,是承担国家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注重把功能向新城导入、将资源向新城集聚,加大推动新城集聚企业总部、研发创新、要素平台、公共服务等功能。“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将“五个新城”建设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为“五个新城”建设“多加一把柴、多添一把火”,将有助于城市协调发展,实现有机融合,为上海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是激发社会生产力。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传来消息,上海港将新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改建罗泾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加快推进港口装备智能化、港口服务平台化、能源供给低碳化;在上海市第三十五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上,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获得颁证。国企投资提量,外企投资提速,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就能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
来到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西交广场综合提升工程项目现场一片繁忙。工人师傅们说:“抓紧干,把时间抢回来。”这是劳动者的朴素想法,也是上海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埋头奋进的生动写照。新征程上,立足实际、拓宽视野,科学谋划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上海广大干部群众定能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本报上海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