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农业强国建设道路上,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如何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未来“三农”工作的重点在哪里?6位全国政协委员发表了意见建议。
——编 者
补齐短板,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
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今后“三农”政策的谋划,要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建议:
政策主体应从支持农业向支持农业农村农民转变。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支持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在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农民的现代化是短板,任务艰巨。要保障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的充分发展,加大职业教育扶持力度,促使“农民”由身份变成职业。
政策目标要从支撑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向共同富裕、全面现代化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意味着,要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围绕农民增收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重点在构建农民收入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上应有新的突破。
政策手段要从传统发展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变。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全世界近1/5的人口,为摆脱单纯依靠稀缺的水土资源高负荷利用的路径依赖,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及提升产能建设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政策着眼点要从产得出向产得稳定、供得稳定转变。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特别是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财政补贴标准,有效增强农业生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聚焦城市菜篮子,完善保供机制,努力提高自给率和控制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加快解决城乡发展这个最大的不平衡问题,加快补上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这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招,是深化改革的要务,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红利,需要扎实推进。其基本思路,就是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加快构建农村土地市场,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消除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中各种歧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用最大化,增强农村的生机活力。建议:
发育农用地市场。农地承包权要永久化,在此基础上试点推行承包权交易,政府加强监管,并提供配套服务。交易要农村社区内部优先并设定交易上限,要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且购入方要限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
支持引导落户人口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三权”(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建立农村土地交易中心,允许在城市安家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通过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其承包地、宅基地及建筑物,探索设立农村土地收储机构,收购和整理进城落户人口转让的承包地和宅基地。
推动增量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星罗棋布的村庄格局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潮中受到极大冲击,村庄的空心化和常住人口老龄化已较为普遍,因此要推进村庄整治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培育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整理出的增量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市场越大,交易主体越多,就越利于达成均衡交易,同时考虑到土地要素具有显著的区位级差特征,应征收一定的附加税,用于支持偏远村庄。
科技赋能,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王权: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手段。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仍沿用传统建设模式,如建数据库、建应用系统等,存在遥感卫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农作物种植等数据重复生产的现象,除成本高外,兼容性也不强,且更新维护不易。建议:
开展土壤参量监测,服务耕地质量保护。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为本底,综合利用可见光和高光谱卫星对我国七大地理分区土壤关键参量进行监测,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特别是耕地土壤质量。以年度为周期进行土壤质量变化监测,开展耕地土壤年度体检,分析其土壤变薄、变瘦、变硬和土壤污染等土壤质量退化成因,研究提出保质和污染防治对策,确保土壤质量,为农业种植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土地利用监测,服务耕地保护。充分发挥我国目前在轨运行的陆地遥感卫星高分辨率季度观测优势,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全国范围内农用地用途变化监测,为尽早制止、严肃查处违规情况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基础信息保障,赋能农业信息化。将国家投资建设的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平台接入服务,为其在线提供包括遥感卫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地表覆盖变化以及土壤、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等基础信息和技术平台支撑,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原副主任肖仲凯: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要充分考虑“卡脖子” 问题,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组织模式,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深化农业科技评价改革,加快技术攻关,切实提高自主能力。建议:
从源头抓起,把现代种业发展起来,尤其要强化实施种业自主创新战略。深入推进国家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大力推进生物育种的技术攻关与技术储备,大力发展基因编辑技术,同时加大对国内种业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强化种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把农业机械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联合农机装备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打造国家级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平台。结合我国地形复杂、作物种类繁多等特点,大力研究发展适应丘陵山区作业、小农生产的小型农机和适应特色作物生产、特产养殖需要的专用农机,加强补齐全程机械化的短板。
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推动农机制造与信息服务有机结合,促进生物技术、气象预测、病虫害预警等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扩大现代科技在农作物防病减灾、提质增量等方面的应用范围。建立“实时感知、智能控制、精准作业、智慧服务”的工厂化农业技术体系,实现技术产品自主化、生产管理智慧化。
齐抓共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余欣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我国人多地少的背景下,必须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牢基础。建议: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按照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并重要求,加强耕地质量改造提升,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和土壤培肥改良工程,开展酸化土地治理和盐碱地改造试点。探索制定绿色农田国家标准,不断提高建设标准,改善生态环境,建成节水、节肥、节药、节劳的“四节”绿色高标准农田。
加强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加快设施蔬菜产能提升,探索在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地方开展整市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开展集中育秧育苗中心建设,加强设施养殖场、屠宰场和海洋牧场建设,促进水产养殖基础设施特别是远洋捕捞装备提升。
大力推进农产品仓储物流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广、多层次、全过程的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是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以田间地头冷藏保鲜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区域冷链物流基地为重点,建设规模化、通道化、网络化的产地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建立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仅靠中央财政难以负担,可借鉴水利等行业做法和地方成功经验,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行企业为实施主体、财政撬动金融社会资本的投融资模式,在建设主体上,引入农业投资公司或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在资金筹集上,推行财政投资与金融信贷投贷联动;在经营方式上,鼓励社会资本合作建设运营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督察专员王锋:
黑土地是世界上公认最肥沃的土壤,是珍贵稀有的土地资源。肥沃的黑土地构成东北地区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石,是发挥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的重要保障。从实际情况看,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和水土流失等,东北地区黑土地土层变薄、肥力变瘦、质地变硬,如果黑土地保护不力,会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农业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建议:
完善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今年8月,黑土地保护法已颁布实施,应与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保护性法律一起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认真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等,明确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主管部门,协调多部门联合执法,逐级压实保护责任。
加强黑土地保护专业支持。目前,我国尚未针对黑土地资源开展专项调查,未针对黑土地面积和分布数据展开专门统计和建库分析,应尽快开展黑土地基本情况普查,在此基础上,强化监测评价,密切跟踪黑土耕地质量变化情况,掌握变化趋势。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破坏行为,下大力气解决占用黑土耕地的建设项目“未批先建”问题,严格审批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表土剥离和再利用等政策要求,严厉打击盗采盗卖黑土耕地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对惩处土地破坏行为的宣传,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推动全社会知晓黑土地的珍贵价值、树立加强保护黑土地的紧迫意识。
版式设计:张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