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舞台艺术佳作频现。现实题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创作涌现众多口碑力作,跨界改编作品展现舞台魅力,各类创作扶持计划培育青年人才,线上线下结合进一步拓展剧场的广度。舞台艺术的蓬勃发展,为观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拉开帷幕,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完成上海驻演第100场演出,2022第四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带来8类20多部中外剧目……尽管已步入冬季,演出市场依然火热。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力创作,舞台艺术佳作不断涌现,为观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现实题材创作更深入,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受青睐
文艺创作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如今,越来越多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受到关注。文艺工作者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选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回顾前不久评出的第十七届文华奖,话剧《塞罕长歌》《大道》《桂梅老师》《主角》、彩调剧《新刘三姐》、沪剧《敦煌女儿》等都是此类作品中的代表。
聚焦“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感人事迹,话剧《桂梅老师》剧本酝酿11年之久,整理出400多个故事,在此基础上塑造出真实、丰满、立体的英模形象;沪剧《敦煌女儿》前后打磨10年,讲述樊锦诗50多年扎根坚守甘肃大漠的人生历程,讴歌可贵的敦煌精神……创作者不断拓展选题的广度、开掘内容的深度、打磨表演的精度,将众多彰显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故事搬上舞台。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认为,2022年中国舞台艺术创作在思想性、艺术性上有了巨大提升,“创作者更加把深入生活、感悟时代作为最基本的功课,与以往相比,主题创作更加注重对题材意蕴的把握,在焕发戏剧讲述的动人魅力、塑造人物真实可信的精神境界与生动鲜活的性格特色上倾注心血,作品更真实更有温度,留下了一些令人难忘的戏剧形象。”
巡演32座城市、演出超过200场,取材于《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叫好又叫座;为苏轼名篇重新谱曲,音乐剧《苏东坡》用流行音乐演绎宋韵;音乐与舞蹈交融,交响芭蕾《世纪》挖掘中国神话传说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力量……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舞台艺术作品成为爆款。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为文艺创作实践提供着丰沛养料。业内人士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流量密码”,展现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文艺创作者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通过别开生面的艺术呈现、耳目一新的艺术表现、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段,创作契合时代精神和当代审美的作品,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展现全新魅力。
跨界改编提升文化品格,培育原创搭建成长平台
话剧《人世间》、小剧场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舞台剧《觉醒年代》、歌剧《边城》……今年,众多改编自小说、影视作品的舞台艺术创作实现跨界联手,凭借在舞台语汇、表现形式、思想深度等方面的创新表达,提升作品的文化品格与美学品格。
从宁夏“花儿”等民间音乐中取材谱曲并采用方言念白,这是改编自同名电视剧的民族歌剧《山海情》的尝试;将70余万字原著浓缩为210分钟的舞台演绎,融合话剧与秦腔元素,这是改编自同名小说的话剧《主角》的探索。“改编作品自带IP效应,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表示,以经典作品为蓝本的改编有助于为创作奠定良好的文学基础,这是此类作品吸引舞台创作者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完成舞台叙事的创新表达,能够进一步释放原作潜力、扩展原作内涵。
跨界改编广受欢迎,青年原创力量也不断壮大。最近,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主办的首届“‘绽放·启航’儿童青少年舞台艺术作品孵化计划”开启成果竞演。孵化计划自今年8月启动,120名创作者提交了88部作品,最终有12部走上舞台,接受检验。
不仅是中国儿艺,如今,众多院团分别推出旨在培养青年戏剧人才的扶持计划、作品孵化计划,通过工作坊、剧本朗读、舞台竞演等方式打磨作品,为新人、新戏、新创作搭建舞台、提供平台,充分激发青年人才的创造力。
北京市文旅局主办的“新时代首都原创剧本创作及选题孵化项目”今年6月启动,征集到超过500部有效作品;上海文化广场自2019年发起的“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至今已有463人次、342部原创作品参与投稿;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12名青年导演推出12部风格迥异的小剧场话剧。青年文艺工作者是创新的主力军,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说:“希望守护每一份热爱,吸引更多有志于戏剧创作的青年人,运用戏剧艺术自觉讲好中国故事。”
科技赋能丰富表现手段,线上演出促进艺术普及
即时摄影、4K/8K超高清、智慧剧场……如今,舞台科技的广泛运用极大丰富了舞台的表现手段和艺术面貌,给观众带来别样的审美体验。
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将装置影像与戏剧相结合,5G全息直播昆剧《浣纱记》首次将3D全息投影技术融入昆剧表演……“恰当运用科技,能够增强舞台艺术的丰满性,让戏剧情境更真切,体验感、代入感更强。”宋宝珍说。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院团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演出方式,形成新的观演模式。国家大剧院已推出150余场线上演出,总播放量超40亿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5部经典剧目和导赏线上放送,6500余万人次“云端”观剧;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携134名演奏家入驻直播间,京剧《风华正茂》、话剧《雷雨》等均在直播间拉开帷幕……众多线下一票难求的舞台作品乘“云”入网,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文艺需求,有利于艺术的普及。
但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舞台艺术的魅力在于在场感,线上演出如何实现常态化运营?如何带给观众更佳的数字化观赏体验?如何更好实现版权保护?这些都是需要直面的新课题、新考验。
岁末年初,舞台演出持续如火如荼。第九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央华保利·剧场戏剧节、首届桂林艺术节等活动异彩纷呈。央华戏剧艺术总监王可然说:“希望通过各方努力不断扩展舞台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让经典戏剧作品滋养人们的生活,让走进剧场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作品是时代精神的写照。期待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作品绽放舞台,成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