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广东深圳龙华区北站社区——

聚合各方力量 共建美好家园(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本报记者 程远州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2日   第 02 版)

  看着患有重度焦虑症的儿子小卫越来越阳光自信,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居民杨琦(化名),打心眼里感谢社区组织开展的心理辅导项目。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站社区考察时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牢记总书记嘱托,我们着力聚合各方资源、服务、管理,增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共建社区美好家园。”北站社区党委书记郑阳说,“未来将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资源、健全机制、增强能力,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解决好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统筹资源,办好为民实事

  北站社区龙悦居小区一期广场上,心理咨询师邹希燕正在开展公益心理辅导宣传。一旁,小卫端着相机,频频按下快门。

  正值下班时段,不少居民驻足询问。两个小时后,登记本上留下了十余人的报名信息。

  龙悦居是一个大型保障房小区,有810多名残疾人、2500多户单亲家庭,特殊人群较多。“在入户走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从未接受过心理辅导,更不舍得花钱看心理医生。”北站社区党委委员王慧仃说,今年7月,社区请来邹希燕为特殊人群免费提供心理辅导。

  “来咨询的居民,大多因为家庭矛盾和独居生活产生了心理问题。”邹希燕说,最让自己挂心的就是小卫,“前前后后去他家里走访了10次。”

  杨琦患有帕金森病,妻子又患上急性白血病。双重打击之下,小卫的焦虑症越发严重。

  “邹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疏导,让孩子打开了心结,愿意走出家门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给社区的感谢信中,杨琦满怀感激。

  聘请邹希燕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的费用,来自“民生微实事”项目。这是深圳市为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愁事而实施的项目。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每年为每个社区提供200万元以内经费保障。

  在王慧仃案头,摆着北站社区今年开展的“民生微实事”项目清单。其中,既有居家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人健身训练驿站建设等工程类项目,也有残疾人婚恋交流会、心理辅导、象棋训练营等服务类项目。

  在大幅增加资金投入的同时,龙华区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的重要平台,构建开放、集约、共享的“1+N+V”党群服务中心体系(1个区级党群服务中心,N个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批党群服务V站),全区实现平均1公里范围内有1个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10分钟党群服务圈。

  “我们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孵化、培育、评选等方式,形成优秀项目菜单,让群众按需点单,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王慧仃告诉记者。

  党建引领,激发社区力量

  一大早,郑阳如约来到熙园山院小区,查看直饮水工程进度。

  “这块公示屏24小时更新水质信息,随时接受居民监督。”见到郑阳,深水龙华水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孙军走上前来,“看看怎么宣传推广,让更多居民知晓。”

  “咱们可以联合玉龙学校党支部,招募一批‘小小水质检测员’,3家党组织一起举办水质检测进社区活动。”郑阳建议。

  北站社区辖区内,有4个花园小区、3个城中村、1个大型保障房小区以及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这些年,北站社区党委牵头,积极探索“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党组织联席会议机制。

  在社区党委协调下,北站自来水直饮示范区建设纳入党组织联席会议“项目库”,高铁站、学校、企业等13家单位的党组织有关负责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推动工作。

  担心改造期间频繁断水,就采取夜间施工措施;担心自来水涨价,就拿出政策文件解疑释惑;担心水质不达标,就在小区开展龙头水检测活动……问题一个个提出、一个个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郑阳指着一幅包括34个驻社区单位、39个党组织的社区党委组织架构图说,“把社区建设好、管理好、治理好,必须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

  这两年,龙华区积极整合社区机构和人力资源,统筹设置内部运转、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等模块,将网格员、联防队员、市容巡查员等队伍下沉到社区,由社区党委统一调度指挥。同时,探索“定格化”管理机制,将社区划分为若干党建网格,成立网格党员先锋队,挂点社区的区和街道工作人员、“双报到”党员及社区工作人员进小区门、楼栋门、群众家门开展工作。

  “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社区党委统筹调度作用,聚合更大力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郑阳表示。

  搭建平台,提升治理能力

  前不久,北站社区党委邀请辖区内的专家,围绕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言献策。

  “北站社区人员结构复杂、组织形态多元、矛盾纠纷较多,有人认为创建工作难度很大。”社区法律顾问辛先霞建议,“要立足社区实际,善于发现和挖掘优势,调动各类群体积极性,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让更多居民学会用法治思维思考、解决问题。”

  “定期开展法律讲座,组建普法队伍”“设立调解委员会,推出‘一条龙’法律服务”“倾听居民诉求,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律师辛钧辉、康解华等各抒己见。两个小时下来,郑阳密密麻麻记录了几页纸。

  专家参事会、居民议事会、社区共享会……在北站社区,征询、听取各方意见已成常态。北站社区创新探索社区治理“一社三会”机制,由社区党委牵头搭建平台,更好汇聚居民力量。

  在创业花园门口,杨新正在微信群里安排会员开展志愿服务。他是北站社区共享会党支部书记,从2019年牵头组建共享会至今,已发展会员1.2万人,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2万个小时。“共享会是一个鼓励居民人人参与、努力提供精细化志愿服务的平台。”杨新告诉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郑阳说,“我们将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