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易舒冉)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2·中德人权发展论坛”1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来自中德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突发事件应对中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平衡”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左锋在致辞中阐述了党的二十大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他说,二十大总结了新时代1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辉煌成就,阐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擘画了中国人权事业的美好前景。随着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人权事业必将迎来大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也将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左锋认为,中德作为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更需要彼此尊重、对话协商、务实合作,共同探求全球性问题解决之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中德人权发展论坛作为两国交流合作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发挥这一平台在促进中德友好中的建设性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赛巧回顾了自己亲历德国疫情防控、中国汶川地震救援等情况。赛巧表示,德中两国专家学者围绕突发事件中的人权保障交流经验做法,对双方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结合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经验,全面展示了中国特色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新路径与国际交流合作重要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汪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享了他对中国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前法官迈克尔·埃克伯特通过卫生、反恐、环保等领域司法案例,深入讲解了德国国家层面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情况。
全球尚未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阴霾,德国前司法部长格梅林表示,德中两国相互学习借鉴十分重要,国家应在有效保护公民生命健康的同时,充分保障公民权利。格梅林介绍了德国疫情防控的总体情况,结合疫情防控举措的相关考虑,与中方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