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民主政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十月一日起正式施行——

为中轴线申遗保护提供法治保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报记者 施 芳 潘俊强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4日   第 18 版)

  北京城建工人在对中轴线上的“正阳桥”牌匾进行打磨,准备重新贴金。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袁学进摄(人民视觉)

  北京中轴线上部分景点。
  马文晓摄(人民视觉)

  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为中轴线保护和申遗工作提供法治保障,今年5月25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首次提出对中轴线及其环境实行整体保护”“建立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建立遗产资源调查和保护监测报告制度”“明确了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到历时3年多、经过3次审议的《条例》的亮点,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主任王荣梅如数家珍。

  保护什么——

  注重整体保护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初冬时节,漫步在北京中轴线上,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正阳门箭楼巍然屹立,灰色的古城砖透着岁月的沧桑;钟鼓楼畔,鸽群掠过长空,老胡同悠然静美……

  天坛、天安门、故宫、景山……提及中轴线,人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个景点。实际上这条肇始于元代、延续700多年的城市轴线内涵丰富、构成要素多元。

  “中轴线是有形和无形的有机结合,有形的建筑背后是无形的精神价值。”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陈名杰介绍,为了对中轴线及其环境进行整体保护,除了各个遗产点,《条例》将在中轴线对称格局下形成的历史街巷、城市标志物、历史河湖水系、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背景环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以及与中轴线价值密切相关的国家礼仪传统、城市管理传统等,也作为保护对象作出了规定。

  “这就避免了对中轴线进行‘盆景式’保护,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之变。”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秦红岭说。

  怎么保护——

  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提升保护管理水平

  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大量历史建筑、未定级文物……作为大型文化遗产,中轴线保护和管理机构众多,保护主体权利义务有待明晰;资金投入主要来自财政经费,文物修缮腾退与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存在缺口;一些文物与历史建筑的腾退和影响风貌保护要求的超高建筑整治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在立法过程中重点解决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难点问题。从体制、机制入手,为中轴线申遗保护提供法治保障。”陈名杰表示。

  “《条例》制订过程中,立法团队将开门立法贯彻始终,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实地调研、征求市民意见等途径,最大程度汇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智慧。”王荣梅介绍,经过不断探索、多方论证,中轴线保护管理的思路渐渐明晰,一个个难题在《条例》中给出了答案。

  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条例》确立了由政府部门牵头,行业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和机构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云霞说。

  历史建筑的腾退有了可操作路径。《条例》明确区政府或者产权单位可以依法通过申请式退租、房屋置换、房屋征收等方式组织实施腾退或者改造。

  资金来源更广泛。《条例》明确设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对北京中轴线保护、修缮、展示、研究、交流和传承等活动提供资助。

  “《条例》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保护机制,将全面提升中轴线的保护管理水平,对其他大型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借鉴作用。”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说。

  谁来保护——

  鼓励公众参与

  实现文化遗产共治共享

  “开镰喽!”9月24日,伴随清脆的锣声,北京的10组家庭走进先农坛耤田,挥动镰刀,体验收获的快乐。2019年,先农坛恢复耕种,成为公众体验农耕文化的好去处。

  一路向北。经过腾退修缮的鼓楼恢复了一层券洞历史原貌,以“时间的故事”为题,一场全新数字沉浸展亮相,市民纷纷走进这座古老的“时间建筑”,聆听历史的回响。

  北京中轴线是“活”的遗产,它一直生长在市民百姓的生活之中,并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散发出勃勃生机。《条例》专设“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一章,明确了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建立遗产信息平台,为公众查阅信息、共享研究成果等提供便利;鼓励保护对象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开展遗产价值发掘、阐释和传播活动;鼓励通过开展研究、宣传政策、捐助资金、提供场所和服务等方式,参与保护利用;建立保护机构与保护区域内居民的日常沟通机制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条例》特别重视北京中轴线保护与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要求按照相关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遗产保护共治、成果共享。2020年以来,北京大力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48项任务有序开展,老城街巷肌理得到更好保护,市民生活改善。仅2021年启动实施的钟鼓楼地区申请式退租项目,就改善了374户居民的居住条件。

  “北京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结合起来,使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保护带来的好处,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中轴线申遗和老城保护中来。”秦红岭表示。在“数字中轴”启动仪式上,短短5小时内就有55万人为中轴线申遗助力。与此同时,在首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中,5000多名参赛选手提交了3万多件作品。

  版式设计:蔡华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