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产经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鞋摊”变“鞋吧”的启示(观象台)

萧 然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6日   第 18 版)

  只要市场需求还在,一些传统手工业和传统服务业必然会有存在的空间。跟上新的消费需求、服务诉求,主动升级迭代,传统也会重现生机

  

  每到换季,妻子就会拎着几双穿了几个月的鞋子,去附近一家超市里的修鞋店打理一番。几天后取回来,旧鞋几乎和新买的一样。

  上点岁数的人可能还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即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修鞋摊也很常见。类似钉个鞋掌,粘粘开胶的鞋底,甚至换副鞋底这样的活,能够养活一个修鞋摊。而一个修鞋摊背后,往往就是一家老小的生计。

  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治理的日益规范,这类散布在城市角落的修鞋摊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细细想想,即便今天我国已建成全面小康,老百姓整修鞋子的需求依旧存在。现在,一双好一点的鞋子,动辄几百上千元。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都舍不得旧了脏了就淘汰。因此,整修鞋子的需求并不会随着街头修鞋摊的消失而消失。

  出于好奇,我专门和妻子去这家小店看了看。结果大开眼界。修鞋店虽然很小,但是,装潢很时尚,店名也变成了“鞋吧”。里面的设备,早已不是记忆中的钉锤和笨重的手摇缝纫机,而是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机器设备,再加上店面的灯光效果,鞋吧与周边的时尚店铺很融洽,没有丝毫违和感。与店主简单交流几句得知,这家店已经开了10多年,多数都是回头客,业务量很饱满。

  从修鞋摊到鞋吧,从修理鞋到打理鞋,这样的变化,让笔者颇为感慨。

  仔细分析,只要市场需求还在,一些传统手工业和传统服务业必然会有存在的空间。跟上新的消费需求、服务诉求,主动升级迭代,传统也会重现生机。

  比如鞋子,过去希望它穿得久,根据这个市场需求,那时候的修鞋摊,最多的业务是钉鞋掌和缝补开绽。而现在的需求从耐久转为美观,因此清洁和整型成为主流。如果还是靠钉锤和锥子这类工具,靠钉鞋掌缝开线这类技能,显然无法满足市场的新需求,这样的传统修鞋摊,就是继续在街边经营,恐怕也很难赚到钱。

  相反,像这家新型鞋吧,面对升级的需求,主动跟上时代,升级生产设备、服务技能和经营理念,就会赶上时代的列车,获得更稳健、更精彩的新生。

  愿更多传统产业的从业者,能像这家鞋吧店主一样,找到应变发展的新生之路。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