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中国风格涵养中国动画新气象(人民时评)

刘 阳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6日   第 07 版)

  除了秉承中国民族风格,给人天然的文化亲近感,更重要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符合当下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的时代化表达

  

  从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的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上映起,中国动画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如今,中国动画已铸就鲜明的风格特色,形成良好的市场预期。不久前,由科幻小说《三体》改编的动画定档的消息,引发市场和动漫迷的广泛关注。不论在文化还是商业层面,中国动画的影响力都在不断增强。

  从文化资源看,中国动画有极为丰富的底蕴。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古典文学、民间传说等,都适合通过动画形式来表现。1941年问世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就取材于《西游记》,至今仍为观众津津乐道。

  中国动画不仅内容取材和思想内核始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而且很早就形成了追求民族风格的艺术自觉。早在1936年,万氏兄弟之一、《铁扇公主》创作者万古蟾便断言:“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1961年上映的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造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小蝌蚪形象,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著名作家茅盾不禁感叹,“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这一时期,中国动画以水墨意境、华丽高雅等为美学旨归,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动画学派”的声誉,对后来探索民族动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民族动画气派的传承和弘扬,一直延续到今天,也帮助中国动画赢得当代受众青睐。近年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一批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都从这一风格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写意山水风格,《大鱼海棠》中以福建土楼为原型的建筑,《白蛇:缘起》里的烟雨江南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为影片增色不少。

  中国动画要想持续赢得当代受众的喜爱,除了秉承中国民族风格,给人天然的文化亲近感,更重要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符合当下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的时代化表达。事实上,这些年在票房上表现亮眼的国产动画片,都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打开了新的表达空间,给人以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想象。《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形象,赋予这一传统故事新的内涵,与当代受众形成更大的精神共鸣,最终取得超过50亿元的高票房。

  中国动画需要闯过的另一道关是制作技术。随着数字虚拟人、动作捕捉、虚拟引擎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动画作品带给人更强烈的沉浸感。这也给中国动画的时代化表达创造了新的可能。《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带领哪吒冲浪的长镜头,便是特效技术和艺术想象力碰撞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进一步打通文化资源与科技资源的通道,用新技术拓展动画应用场景,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震撼视觉效果、富于中华文化韵味、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动画佳作。

  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独特艺术风格的中国动画电影,如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动画片不再是“只给小孩看的”,已发展为全龄产业。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进一步把握当代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中国动画一定能创造新的文化气象,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