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广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美丽广州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4日   第 16 版)

  云山珠水,草木葳蕤,大城有名园。今年7月,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东省广州市正式揭牌,规划总面积319公顷,现建有38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是植物研究领域的科学高地,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窗口。

  推窗见绿,移步入园。在荔湾区西村街道长乐社区的邻里花园,红花紫荆树高大繁茂,老人休憩,儿童玩耍;在增城区,街心公园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通过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方式调蓄雨水,实现节水利用……200多个口袋公园如玉珠散落般分布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点点绿意,方寸之美尽显城市底色。

  近年来,广州市厚植绿色生态本底本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果,科学生态节俭推进城乡绿化,持续推进“还绿于民”,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广州。

  今年,广州印发实施“十四五”期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要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生态环境治理新路子,全力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有序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区创建。

  呵护水源,构建四大美丽河湖新格局

  位于广州中心城区、占地约1100公顷的海珠湿地碧波粼粼,鸢飞鱼跃,花果飘香……十年来,从探索性提出“只征不转”生态实施项目,到通过立法开展永久性保护,再到加快推进生态修复、频频刷新物种新纪录,海珠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坚守与呵护。广州坚持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两手发力,构建生态优美、韧性安全的河湖体系,建设绿水长流美丽广州。

  广州将以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滨水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聚焦珠江、流溪河、增江和近岸海域沿岸,构建流溪河涵养区、三角洲河网区、东江干支流区、滨海湿地区四大美丽河湖新格局。以南沙湿地、海珠湿地、白云湿地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湿地公园建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构建溪—涌—河—江—海多层次,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三片区多节点的广州特色千里碧道格局,结合碧道建设拓展生态缓冲带建设,逐步恢复和扩大广州本地特色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种群规模。

  守护蓝天,建设空气常新美丽广州

  2022年1—6月,广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1.7%,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在全国中心城市中保持领先。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广州下一阶段生态建设的一大重点内容。规划提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统筹、减污降碳协同。

  制定实施广州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分领域分行业推动碳达峰工作。推动绿色电力发展,大力发展太阳能、天然气、氢能等低碳能源。推广近零碳排放区首批示范工程项目经验,创建一批低碳示范项目、园区。推动将温室气体管控制度纳入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推动中长期碳排放路径与空气质量协同关系评估。对火电、钢铁、石化等重点工业行业实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实施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以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协同防控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为重点,以移动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重点污染点源治理为主要着力点,推进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建设空气常新美丽广州。

  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在错落有致的庭院里,村民围坐促膝交谈;在清澈溪流边的栈道上,游人流连忘返、怡然自乐……近年来,从化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抓手,美丽乡村画卷逐步铺开。如今,从化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加快推进,这也是广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实践样板。

  广州以保障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协同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当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和表率。

  持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严格保护优先保护类农用地,以优先保护类农用地集中区为重点,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确保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加强广州市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分级与再开发利用管理。持续开展地块调查评估和风险评估,鼓励列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地块提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地区田、林、水、筑、点、路、园七大风貌控制要素的空间品质。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实施“一路、一园、一林”绿化工程。到 2025年,力争实现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

  数据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