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政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5)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史为鉴,“走好中国道路”

郑师渠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1日   第 10 版)

  经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新近出版。编撰这部典籍继承了我国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目的是助益于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复兴文库》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全景式记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其中,既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体现了历史发展多样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的序言《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高瞻远瞩,意涵深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党带领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这部典籍的出版,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三点:“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尤其启人沉思。这既是对《复兴文库》的肯定,同时对于我们借重本书,以史为鉴,坚定前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史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民族的根。惟其如此,坚定历史自信是一个民族永葆自信力的基石。梁启超说:“苟能有其自信力,天下事何有焉?虽千万人,吾往矣!”个人如此,民族更是如此。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缺乏历史自信的民族,无异于“自灭其史”!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坚定历史自信更成为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奋起救亡图存的精神脊梁。庚子事变后,中国岌岌可危,但严复却勉励时人:从历史上看,与西方民族常为分不同,中华民族“易为合而难为分”,足见其“实有可为强族大国之储能,虽摧斫而不可灭者”,待她奋起,“真五洲无此国也”。“世有深思之士,其将有感于吾言!”一战后的中国依旧受列强欺凌,险象环生。梁启超游欧归来,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却断言硕大无朋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奇迹,她融合了世界1/4的人口,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相信她终究会对世界做出为他国所不能做的更大贡献。同样,抗战期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豪迈宣言:“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坚定历史自信,不仅是民族自信力的基石,同时也体现着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可以说,近代中国人民之所以百折不挠,执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正缘于此。

  坚定的民族自信激励了志士仁人奋起救亡图存,但其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是否找到了一条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最终都不免于失败,说明了这一点;严复晚年成了开历史倒车者,也说明了这一点。梁启超晚年自谓对中国前途的观察,在精神上已由“消极变为积极”,但他在政治上却同样落伍了。毛泽东曾谈道:“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那是指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重新考察民族和国家命运,从此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懈努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把握时代大势”,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这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即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并积极推进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800万军队,解放了全中国。此后,开展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等,无一不是正确“把握时代大势”的结果,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化,使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当下我们正面临着两个大局: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二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如何更好地“把握时代大势”,自然便成了时代的大考,提到了我们的面前。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之所以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那是因为她为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能够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之路——“中国道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不同的阶段,百年奋斗,百年探索,“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最终的实现。故在序言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此,我们要在学好党史的基础上,学好中国近代史,学好中国历史,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已经干了什么、还要干什么,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总之,要从坚定历史自信出发,以史为鉴,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好中国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

  (作者为《复兴文库》副总主编、第一编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