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广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湖南:服务国家战略 展现地方担当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1日   第 12 版)

  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示范高地,是湖南省开放发展的重要板块。湖南立足产业优势,搭平台、促创新、拓渠道、强服务,务实开展对非经贸合作,全力推进中非合作“九项工程”落实落地,在推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和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上努力作出示范。

  

  践行使命担当,打造地方对非合作新窗口

  “在华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华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是中非合作论坛“八大行动”和“九项工程”的重要举措。办好博览会、建好先行区是党中央赋予湖南的重大使命任务。围绕建立对非经贸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湖南充分发挥两大平台作用,加快构建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两届,汇聚中国与非洲、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各方资源,突出成果分享、政策发布和项目合作,完善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促进中非企业务实对接,成为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落实新平台。围绕“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办会方向,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着力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路径新模式,重点建设非洲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中西部地区对非客流和物流中心等六大中心,致力于建成中国地方对非合作示范高地,成为中非合作“九项工程”的试验田和样板区。博览会与先行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中非务实合作注入新动能,推动湖南对非贸易快速增长,产能合作稳步推进。湖南对非进出口总额由2016年全国第15位提升至2021年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今年1—8月继续保持45%的高增长态势。装备制造、能源矿业、路桥房建、农业开发等优势产业抱团走进非洲,杂交水稻、工程机械等技术和产品享誉非洲大陆,对非援外培训人员超万人。

  聚焦重点环节,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针对中非经贸合作在外汇、准入、标准、产能和市场等方面的问题,湖南大胆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探索对非贸易新模式。湖南省商务厅支持企业与非洲4国开展12单“一对一”易货贸易,通过出口种子、厨具、建材和储能设备,换回西柚、云母、锂辉石和木材,在此基础上,会同海关、外汇和税务部门,探索以货物交换和本币结算为基础,信息汇总、货物跨境、资金不跨境的新型易货贸易模式,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框架下先行启动试单。建设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开展对非小币种跨境业务试点,开通对南非、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博茨瓦纳、赞比亚6个非洲国家的对公即期结售汇业务,完成全国首笔肯尼亚先令汇至中国并兑换成人民币的业务。实施重点国别产能合作计划。聚焦农业、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基础设施、跨境电商等领域,与部分非洲国家开展投资带贸易、外经促外贸、援外引工程投资等融合式、带动式合作。支持种业企业在非洲16国成功试种杂交水稻,并在11国开展育种、高产示范、规模化种植和技术转让合作,实现杂交水稻商业化。全面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承建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等一批项目。在非洲重点地区、重要港口和节点城市推进海外仓、集货仓体系建设。实施“非洲出口增长伙伴项目”。在海关总署的大力支持下,与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中非发展基金合作,结合企业和市场需求,聚焦8个非洲国家21种优质产品,加快推进市场准入进程,优先推荐博览会签约意向项目的非洲农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检验检疫规范化、标准化。开展“海外仓+市场采购+风险补偿”试点。利用高桥大市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政策,在非洲国家批发商聚集区设立海外仓,以“前展后仓”模式开展二次批发,推动“中国造”商品走进非洲。

  扩大双边贸易,搭建商贸集散新平台

  以非洲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为核心,扩大非洲优质产品进口,培育面向国内市场,涵盖采购、仓储、物流、加工、展示销售、供应链金融的全产业链。建设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和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启动“非洲品牌仓”项目,106款非洲品牌产品陆续进驻各大商城。依托高桥大市场,推进咖啡、坚果、干辣椒、芝麻、花生、木制品6条进口产业链,小农机、小五金、预包装食品、日用品4条出口产业链的建设运营,完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预包装食品首单试单。建设中非直播电商孵化中心暨芒果公共直播基地,举办非洲产品直播电商节、非洲好物网购节等专场活动,总交易额突破1亿元。建立中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加快形成对非龙头企业集聚。

  深化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物流新通道

  充分发挥湖南五大国际物流通道和集结中心功能作用,完善航空货运、铁海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海陆空”立体化国际物流大通道。畅通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以株洲为主集结中心,构建从湖南及周边经济腹地到非洲国家“端到端”的全程物流通道,首期涵盖非洲11个枢纽海港和20条至非洲内陆的公路和铁路。构建湘非航空运输网络。2019年开通湖南首条直飞非洲的客运航线——长沙至内罗毕。今年开通湖南首条至非洲的货运航线,由长沙至亚的斯亚贝巴,进一步丰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国际航线网络,为湖南与非洲之间搭建起便捷的空中桥梁。优化湘沪非江海联运通道。提升岳阳城陵矶港至非洲的接力航线效率,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重要节点城市,形成联通长江中上游城市群的水运通道。

  完善服务体系,培育产业集聚新生态

  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政务服务提优、项目审批提速、经营成本减负、市场环境提质、权益保护提标,营造开放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市场化的对非经贸合作服务体系,强化政策和智力支撑。出台专项对非经贸合作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对非进口,支持非洲优质产品产业链建设,以及专项培训、服务体系、境外营销渠道等基础性、公共性工作。构建市场化中非经贸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打造外贸外经、交流展览、咨询策划、文旅促进、金融、法律等十大服务中心,推动非洲国家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设立商务代表处。加强中非经贸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依托湖南援外培训优势及中非经贸产教联盟等平台,开展对非人力资源及专业技术培训,建立“走出去”企业属地化国际人才引入渠道,打造中非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示范基地。加强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建设,深化与国内外高端智库合作,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运营方案。

  湖南将进一步增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使命担当,立足“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平台效应,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聚焦“中部举旗、央企对接、友城合作”,主动承接、全面落实好“九项工程”,推动地方对非合作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产业共兴,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来源:湖南省商务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