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0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拓展艺术实践平台 培养青年音乐人才(来自现场的声音)

张国勇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06日   第 08 版)

  一个优秀的指挥家,要解决的不仅是艺术和技术问题,更需要有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近日,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承办的“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指挥人才展演”活动落下帷幕。活动以其专业性引起广泛关注,为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和青年人才培养带来启示。

  指挥是乐团的灵魂。指挥的审美标准、管理艺术、专业技能日益受到业内外重视。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指挥的指挥棒下会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同一支乐队,在不同艺术总监调教下也会形成迥异的风格。

  本次“全国优秀青年指挥人才展演”汇集近50位优秀中青年指挥,其中大多是80后、90后。这批青年指挥有良好的专业学习背景及扎实的基本功底,勇于将自身个性和当代文化融入对音乐的理解与阐释中。他们的艺术视野更为开阔,音乐思路更加敏捷,表达手段更加丰富,善于博采众长,技巧性和观赏性较过去有很大提高。

  国家规划长远的培养机制,艺术院校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交响乐团提供广泛的实践保障,青年指挥自身不断努力。新时代青年指挥人才培养的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指挥人才的培养与其他音乐人才有所不同。指挥面对近百人的大型乐队,需要大量、长期与乐队磨合、与听众互动的实践经验,要有强大的合作意识。对乐团而言,指挥要像啄木鸟,洞悉问题,精准捕捉;又要像医生,既知道病灶在哪里,又能对症治疗。从这个角度看,培养中国交响乐青年指挥人才,首先要搭建广阔的艺术实践平台,为青年指挥打开更多与乐队打交道、与听众交流的窗口。

  后浪奔涌、前浪护航,不同代际的指挥人才合力奋进、传承创新,正汇流成中国交响乐的“大江大河”。10年来,我国音乐教育有了长足进步,逐渐走向世界前沿。面临观众日益增长的欣赏需求,面对交响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指挥人才培养已不仅仅依靠音乐院校完成。一些资深指挥家为加快青年指挥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相继推出针对性的培养、扶持计划。由上海交响乐团等联合推动的“青鸟计划”,探索青年指挥家学习、交流、展示的新途径;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与中央音乐学院乐团、宁波交响乐团合作,为指挥系同学提供艺术实践的基地;上海音乐学院实施了近10年的“未来指挥家”培养计划,把职业乐团“请进来”,让青年指挥“站上台”,与深圳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合作举办常态性音乐会……这些尝试,拉近了课堂与实践的距离。

  中国交响乐发展正处于历史机遇期。我们需要补齐青年指挥人才培养的短板,为青年指挥学子提供更多与专业乐团合作的机会。当下,交响乐蓬勃发展有着丰厚土壤和扎实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音乐家协会所属交响乐团联盟旗下注册的乐团就有70余家,但一些基层乐团仍缺少工作能力强的专业指挥。拓展艺术实践平台,依然大有可为。

  需要注意的是,指挥人才队伍的年轻化,不等于“速成化”。对此,青年指挥学子要有清醒认识。只有坚持崇高艺术理想,对艺术精益求精,在浩瀚的古今中外交响乐海洋中寻根求源、挥臂遨游,才能将最精美的艺术奉献给舞台、奉献给观众。

  提升指挥艺术的水平,离不开广泛汲取营养、悉心沉淀修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家,要解决的不仅是艺术和技术问题,更需要有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这是理解阐释音乐作品的基本原则。青年指挥一定要在实践成长的过程中下苦功,让自己成为人格力量坚强、理想信念坚定、艺术追求高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的文艺工作者。

  雏凤清于老凤声。未来的交响乐指挥舞台,属于有远大志向的青年指挥家们。

  (作者为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