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补齐农村客运发展短板

刘志强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0日   第 05 版)

  “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班车通到家门口,上学看病不用愁”……近年来,我国农村客运事业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目前,全国具备条件的3.1万余个乡镇和54.3万余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车,一个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客运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也应看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客运发展仍不平衡,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可持续运行机制。为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去年出台《关于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农村客运体系,农村交通出行条件显著改善”等目标。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又发布通知,提出加快构建发展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村客运可持续运行。

  建立可持续运行机制,是推动农村客运由“开得通、走得了”向“留得住、通得好”转变的关键。农村客运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需要有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策保障、投入真金白银,有力有效保障其稳定发展。农村客运也是一项需要长久发展的事业,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科学施策、统筹安排,推动其形成足够的自我造血能力。

  一方面,多从客运本身想办法。农村地区出行具有点多、面广、客流分散、时间空间不均衡等特点,客运线路难免“冷热不均”。一些线路连通城乡,客流量稳定、效益比较好,一些线路则需向偏远地区延伸覆盖,公益属性更强。为保证农村客运经营者的合理收益,或可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补贴,或可搭配不同类型线路,打捆招标、以丰补歉、平衡成本,从而提高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此外,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与出行结构正在改变。地方有关部门应及时掌握出行需求变化,动态估算农村客运市场体量。确有一些线路受客观因素影响而客源减少、实载率降低的,可调整运营模式,通过优化电招、包车、赶集班车等预约响应式服务,在保障服务“不断档”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在客货邮融合发展上做文章。近年来,黑龙江、江苏、四川等地在保障农村旅客乘车需求和出行安全的前提下,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推动客运车辆代送邮件快递。这一创新,有利于农村货运和快递物流提高覆盖广度、降低运营成本,也盘活了客运运力,增强了农村客运经营者的抗风险能力。在四川乐至县,农村客运车辆承运快递后,既方便了“快递进村”,也让客运班车驾驶员月均增收3000余元。通盘考虑、协同推进,统筹满足“农民进城、市民下乡”的人流需求和“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物流需求,有利于让城乡之间往来更通畅、联系更紧密。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模式,就能为广大农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大便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支撑。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