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思想纵横)

曾建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0日   第 11 版)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给大山里的女孩带去知识和希望;扶贫干部黄文秀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念带领乡亲们苦干实干,把最美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黄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黄山……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舍小我、求大我的人,他们在奉献中传递大爱、在坚守中成就不凡,彰显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勉励他们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向上向善是真善美价值追求、正能量价值取向的具象化表达。新时代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向上向善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体现思想向上、行动向前、心中向善的自觉与自省,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责任感,而且有助于涵育家庭美德,带动社风民风积极向上,凝神聚气、凝心聚力,聚合推动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全社会道德建设蔚然成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丰沛道德滋养。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到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我们从治家、治网等多方面培育向上向善的文化。从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到“时代楷模”“最美人物”“最美奋斗者”等,我们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一个个可信可学的榜样感召人、影响人,激励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在全社会营造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和坚实支撑。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应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需要全社会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去开拓奋斗,需要进一步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只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会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新时代进一步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要坚持日日为继、久久为功,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要以文化人,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涵养向上向善德行的重要资源;又要以榜样引领,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全社会向英雄模范致敬、向先进楷模学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政策和制度保障,让先进人物的事迹和品德成为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和崇德向善的动力;还要注重实践养成,引导人们把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