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心考古事业 奉献青春力量(中国道路中国梦·不负嘱托更奋发⑦)

王思渝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9日   第 05 版)

  我于2009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为一名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2012年6月19日,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大学调研高校党建工作时,看望了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学生,并同我们交流,勉励我们学好专业,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祖国建设多作贡献。201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我们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近一年来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总书记给我们回了信,勉励我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收到回信后,大家深受鼓舞,更加坚信自己所学专业、今后打算从事的考古工作有着重要价值。

  大三那年,按照学院安排,我和同学们前往陕西省岐山县的周公庙遗址,进行为期半年的田野考古实习。想到要第一次在实习中接触遗迹和遗物,我内心十分忐忑,不确定自己能否完成发掘任务。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的探方里,发掘出一片甲骨。当时,我们已经做了长时间的工作,但一直没有预期的考古现象出现,突然间发现了一片甲骨,多少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兴奋。后来我才知道,在发掘现场漫长“等待”,其实是考古工作者的常态。这次经历,让我直观地感受到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保护、管理和展示文物,不仅与科学相关,也需要充分考虑文物所在地群众的意见和态度。我曾到河南一处考古遗址做社会调查,当地村民一度对遗址考古工作存在误解。为了消除村民的疑惑,拉近和他们的距离,我们开放遗址欢迎村民前来参观,还主动走进学校,给村里的孩子们上课,举办活动。在那之后,村民们对于考古遗址的认知有了积极变化,与考古队的关系也有了明显改善。由此可见,研究者除了尽最大努力记录、保护文物资源,也需要让公众更好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考古工作更顺利进行。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之美是奋斗之美。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我觉得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便是与他们进行真诚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引导他们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此,我鼓励他们多去基层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学生找我指导论文时,我会建议做一些社会调查性质的题目,让他们更好了解考古工作、文化遗产工作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同学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愿意用不懈的奋斗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些年,我的学习、工作,一直和考古密切相关;我们本科班的同学,很多人活跃在考古文博事业一线。这既是我们喜欢做的事,同时也是对国家、对社会有意义的工作。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珍惜韶华、奋发有为,保护好前人留下的珍贵财富,努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师,本报记者孟繁哲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