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经济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1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

特色生态养殖 助力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沈靖然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5日   第 14 版)

  步行山间,声声鸡鸣穿林而来。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林下爨鸡养殖场,成群结队的鸡群正在茂盛松林间觅食。走近细看,这种鸡和市面上常见的品种大有不同,鸡冠呈复合冠,如花朵簇拥。“这是曲靖的本地鸡种爨鸡,又叫花冠鸡。”养殖场负责人宋长胜介绍,他承包的松林养殖面积达1200亩,年出栏量3万羽,“产品主要卖往上海、广州等地,每只鸡的批发价就达到320元以上,精品蛋能卖到10元一个,而且供不应求。”

  千亩松林里,鸡群顺着搭在松树间的树枝“阶梯”踱步登高,竟能爬上枝头嚼食松针。宋长胜说:“除了饲料,松林里的虫卵、野菜、野草都是鸡群的食物。低密度生态养殖提高了鸡肉品质,也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养殖场内,工人用手推车将收集到的鸡粪往远处一间平房里运,随后投放到房间内一个面积十几平方米的池子里,作为池中黑色小虫的食物。2020年,在麒麟区农业农村局畜禽改良站的指导下,宋长胜引进养殖了一批黑水虻,尽管每公斤虫卵售价高达1000元,他却一点也不心疼。“黑水虻成虫蛋白质含量高,是优质的饲料,爨鸡食用后,产蛋率能提升15%。”宋长胜介绍,平均1公斤黑水虻幼虫可消耗4公斤的鸡粪,最后孵化成400公斤的成虫,营养价值可抵约1500公斤的苞谷饲料,约合4500元。靠着养殖黑水虻,养殖场每年可节省10多万元的饲料费用。

  过去发展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是一大问题。如今宋长胜的养殖场能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得益于麒麟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项目共改造升级83个规模养殖场,建设76个村级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其中包括两个黑水虻养殖试验示范基地,使得全区大型规模养殖场处理粪污配套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

  在麒麟区茨营镇泥石冲畜禽粪污利用中心,从区内各养殖场运来的畜禽粪经过翻耙搅拌作业后,与秸秆、腐殖土等原料一起进行堆捂发酵,年产出有机肥1000吨,每年节约生产成本100万元以上。“过去大家避之不及的畜禽粪,如今可都是宝贵资源!”麒麟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科副科长张荣介绍,粪便经过二次利用实现种养循环,在提升农业效益、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养殖污染。

  “2021年,麒麟区畜牧业总产值达36亿元,其中生态养殖的比重就超过1/3。”麒麟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坤对未来充满期待,“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持续推进畜牧产业升级提档,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