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智能经济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〇二二智能经济高峰论坛发言摘编(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7日   第 13 版)

  2022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把握发展机遇  营造良好生态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崔士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强调“我们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当前,信息化革命发展浪潮席卷全球,一个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智能化社会正扑面而来。近年来,我国智能经济发展规模更大、水平更高,基础更牢、底子更实,创新更多、应用更广。总体看,我国智能经济未来可期、大有可为。

  要坚定发展信心,准确把握发展机遇。我们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宝贵机遇,拥有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以及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等一系列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心无旁骛、保持定力、持续深耕,广大企业一定能在数字化浪潮中劈波斩浪、勇立潮头。

  要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攻克关键技术。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提升基础研发能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努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着力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形成产业链创新合力。

  要推动融合发展,持续赋能实体经济。一方面,要积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全面深化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要主动着眼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加快锻长板补短板,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

  要完善治理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生态。我们应改进提升技术和手段,加快构建多方共治的模式,让智能经济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锚定发展方向  推动深度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田玉龙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能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智能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驱动力量。

  智能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特点,锚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共同推进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强做优做大智能经济,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紧紧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二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智能经济底座。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持续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力度。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算力设施,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

  三是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构筑具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健全政策体系和监管规则。加大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为企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加速数字转型  迈向全面引领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局长  苟  坪

  2021年,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超千亿元,形成创新场景超万个,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向全面引领阶段的关键之年,国资委将持续推动中央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强化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强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瓶颈,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大布局力度,强化创新主体协同。推广数字技术成果,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速重点领域智能化升级,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传统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生态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打造产业链链长,培育龙头企业。强化融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撑引领和融通带动作用,形成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提升数字服务保障能力,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参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积极参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乡村建设,提升数字服务水平,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安全保障。发挥中央企业人才、平台优势,助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弥合数字鸿沟。

  

  坚持系统观念  汇聚各方力量

  科学技术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副司长  吴家喜

  科技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启动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拓展重大应用场景。

  当前,我国智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趋势:一是科技研发与应用场景双向驱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快速推进,引领重点领域和产业迭代升级;各类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系统持续优化。二是赋能线上与赋能实体并行推进。人工智能不仅全面推动互联网智能化发展,而且正在加速赋能各行各业,不断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三是智能化与低碳化发展相互促进。人工智能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智能技术和产品开发、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导向。四是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高度融合。

  发展智能经济,要坚持系统观念,既要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加强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又要在关键环节上强化精准施策、重点突破。

  下一步,科技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三新一高”要求,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我国智能经济健康发展。首先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形成更加安全可控的技术体系,为智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同时,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高端产业,加快打造智能经济高地,加快融入全球智能经济网络。此外,建立更加敏捷的智能经济治理体系,为智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强化技术创新  释放数据潜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余晓晖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12—2021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年均提升约2.1个百分点,是2002—2011年年均增速的一倍以上,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提高到约82%,成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数字技术仍是未来全球战略布局重点。数字技术领先国家对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进通信等战略性数字技术布局形成普遍共识,并将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数字化转型正由效率变革向价值变革拓展。面向生产领域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平台蓬勃兴起,我国拥有制造场景和数据资源优势,已形成超过1000家平台,在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两大关键变量影响数字经济未来发展。一是技术变量。我国5G商用部署不断加快,建成的基站约占全球60%。5G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5G+工业互联网”形成了全球领先的规模化产业实践。人工智能未来潜力巨大。我国已基本形成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在视觉、语音、自动驾驶应用方面较为领先,但在基础理论与算法、高端芯片以及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方面仍需赶超发力。

  二是数据变量。释放数据价值需要从制度、市场、技术框架入手,通过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和体系化的技术安排推动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构建,从而释放数据潜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联合产业界打造可信工业数据空间,推动工业数据的优势加快释放。

  

  抢占主导地位  激发产业活力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  冯  旭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制造和服务体系,催生平台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六大应用模式,全面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体系的中枢,起到数据汇聚、建模分析、应用创新、提供支撑等作用,是底层硬件和上层应用的交汇。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已具有国家级“双跨”平台28家、特色型平台105家、专业型平台28家。

  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五个一”,即“一纵”“一横”“一大”“一小”“一生态”。其中,“一纵”是指从行业着手,解决行业个性问题,逐渐形成共性方案;“一横”是指从区域着手,基于产业集群和地方特色,构建区域发展模式;“一大”是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一小”是指通过政府支持、市场驱动、龙头带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生态”是指构建“产学研用金”协同体系,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我国乃至全球工业互联网总体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各方都面临着抢占主导权的难得战略机遇期。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从概念普及进入实践推进的关键时期,正在从单点应用向综合赋能升级,从试点示范向规模化推广加速转变,从生产外围环节向高价值环节延伸,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